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惠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改革创新、率先跨越,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积极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一季度全市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据省统计局核定,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3.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0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96.53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320.24亿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2:51.9:41.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增势平稳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47.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增幅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农业增加值38.30亿元,增长4.4%;林业增加值0.11亿元,增长3.5%;牧业增加值5.43亿元,增长3.0%;渔业增加值3.19亿元;增长 4.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54亿元,增长9.0%。
二、 工业生产缓中有进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8.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2%,增幅比1-2月提升1.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电子工业增长2.6%;石化工业增长2.4%;汽车工业增长17.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6.0%,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下降11.8%。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47.29亿元,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9.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投资80.06亿元,下降8.9%;民间投资228.41亿元,增长20.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06亿元,增长129.6%;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45.48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投资198.75亿元,增长4.3%。房地产开发投资130.14亿元,增长2.6%,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全市基础设施投资36.89亿元,下降28.5%,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58.2个百分点。
四、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
一季度,商品房施工面积5395.34万平方米,增长1.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116.29万平方米,增长1.6%。房屋新开工面积374.53万平方米,增长68.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87.21万平方米,增长59.4%。商品房销售面积357.14万平方米,增长117%,增幅比1-2月提升26.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131.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47.73万平方米,增长119.3%。商品房销售额235.51亿元,增长142.4%,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226.57亿元,增长146.4%。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61.33亿元,增长15.6%。
五、消费市场稳中有升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24亿元,同比增长10.8%,增幅比1-2月提升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3.96亿元,增长1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28亿元,增长10.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4.96亿元,增长11.2%;商品零售264.28亿元,增长10.7%。从限额以上零售业看,汽车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长21.0%;机动车燃料油零售企业零售额下降8.3%;家电零售企业零售额下降10.5%;综合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长3.9%。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13.4%。
六、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603.9亿元,下降16.5%,降幅比1-2月收窄5.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6.8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372.3亿元,下降18.5%,降幅比1-2月收窄8.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10.6个百分点;外贸进口231.6亿元,下降13.0%,降幅比1-2月收窄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0.3个百分点。
七、财税收支较快增长
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29亿元,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52.92亿元,增长19.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7.8个百分点。国税收入134.12亿元,增长23.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4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税收107.43亿元,增长34.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47.2个百分点。地税组织的税费收入101.39亿元,增长13.7%;其中地税收入65.53亿元,增长20.4%,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3.3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7.02亿元,增长27.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2.4个百分点;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等10项民生类支出完成65.37亿元,增长34.8%。
八、金融信贷平稳运行
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66.33亿元,同比增长11.7%,增幅比1-2月上升2.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952.19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06.34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1-2月上升2.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592.57亿元,同比增长15.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金融存贷比为67.4%,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九、价格水平温和上涨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呈温和上涨。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累计上涨0.3%,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累计上涨2.5%,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3涨5降”:食品烟酒类上涨5.6%,衣着类上涨7.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5%,居住类下降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1.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3.6%,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4.4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一季度我市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对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对比1-2月有所提升,部分经济指标继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好于预期。下一阶段,国际经济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和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实体经济仍然比较困难,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补短板、防风险、强保障各项工作,积极释放政策红利,全力推动经济实现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根据最新行业分类标准,第一产业不包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不包含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第三产业包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3)财政数据来源于市财政局;国税数据来源于市国税局;地税数据来源于市地税局;金融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进出口数据来源于广州海关综合处;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