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全市经济平稳发展,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缓中趋稳、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内需稳定增长、财政稳定增收、金融形势稳健等,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回落、重点项目投资进展缓慢、财政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亟待关注。
一、工业生产缓中趋稳,但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0.45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与上月持平,比全省平均水平(7.4%)低了1.4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第18位,比上月前移1位。工业用电量24.2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收同比下降7.6%。分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贡献突出。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5.98亿元,增长8.4%,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出2.4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4.0%,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0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长乏力,拖累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8.38亿元,增长3.6%,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低了2.4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1~6月,全市5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25家,同比增加24家,亏损企业亏损额3.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7.7%;实现利润总额25.07亿元,同比下降5.3%,增速同比大幅回落32.1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但重点项目投资进展仍然缓慢。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3.95亿元,增长32.8%,增速比1~6月提高0.4个百分点,比全省(17.5%)高出15.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第3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24亿元,增长17.9%;工业投资91.26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投资160.42亿元,增长48.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出15.8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引擎。全市完成重点项目投资95.67亿元,仅占年度计划的36.4%,与时间进度反差较大,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缓慢。
三、内需稳定增长,外需增速明显回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73亿元,增长9.7%,增速比1~6月回落0.1个百分点。从消费行业分类看,占主导地位的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12.01亿元,增长8.9%,增速比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了0.8个百分点,为四大行业最末位,零售业增长持续乏力。批发业、住宿业、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13.1%、13.5%和11.4%,增速分别比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出3.4、3.8和1.7个百分点;从城乡区域看,城镇市场零售额206.42亿元,增长9.4%,乡村市场零售额61.31亿元,增长10.5%,乡村市场消费增速高于城镇1.1个百分点。
全市进出口总额19.3亿美元,增长3.1%,增速同比回落9.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3.8亿美元,增长7.2%,增速同比回落5.8个百分点;进口总额5.5亿美元,下降5.9%,增速同比回落16.4个百分点。
四、财政稳定增收,但明显缺乏增长后劲。全市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39.67亿元,增长19.3%,增速比1~6月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6.69亿元,增长19.8%,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7.3%,分别比上年同期、今年1~6月提高了0.3和1.1个百分点,但主体税种增长乏力,财政持续增收明显缺乏后劲,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下降2.2%、5.7%和6.0%,仅契税逆势增长121.2%,成为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136.87亿元,同比增长25.6%。
五、金融市场稳健运行,信贷投放力度逐步加大。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8.38亿元,比年初增长10.6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68.63亿元,比年初增长6.1%。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64.01亿元,比年初增长9.3%,增速分别比1月末、2月末、3月末、4月末、5月末、6月末提高6.2、3.7、3.0、2.7、2.3和1.1个百分点,信贷投放力度呈逐月加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