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3494.4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7.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分指标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41.67亿元,增长7.6%,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8.10亿元,增长1.0%,比1-2月提高0.5个百分点,剔除一次性政策因素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460.36亿元,增长16.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2.6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7.26亿元,增长22.7%,比1-2月份提高6.2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总额3438.65亿元,增长0.2%,同比提高39.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1.4%,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16.7%;第二产业增长7.1%,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8.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表现突出,增长16.5%。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一季度,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7%,高于GDP增速14.9个百分点,宏观经济效益较好。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出口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1.5%、10.0%、6.5%,分别同比提高6.1个、6.7个、3.3个百分点;电信业务量增长24.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邮政快递业务量增长28.4%,这些与实体经济相关的交通运输业指标表现良好。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163.4%,互联网商品销售保持高速增长。
三、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一季度,二三产业比例为42.8:57.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5.7%,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比重持续提升;第二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6.3%、64.8%,同比分别提高4.0个、6.3个百分点,继续引领工业增长。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1.5%,增速比 GDP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高3.7个和3.9个百分点,继续发挥主引擎作用。
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一季度,工业中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3%,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8.7%,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对工业拉动作用明显。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工业投资、城市更新改造投资分别增长17.9%、28.0%,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1个、11.2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消费中的住宿营业额增长10.7%,同比提高11.8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长9.6%,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日用品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28.5%、14.1%、12.2%,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7.5个、13.1个、11.2个百分点,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批发销售额占商品销售总额比重79.3%,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我市经济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