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宏观经济

2014年1-11月河源市经济运行简况

1~11月,河源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消费需求平稳增长、物价保持平稳、财政大幅增收、金融形势稳健等,但区域间工业投资不平衡、消费增速回落等问题值得关注。

㈠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民营工业贡献突出。1~11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6.62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比1~10月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贡献突出,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17.77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2.8%,同比增长22.1%,增速比全市规上工业高出4.9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的的贡献率达77.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3.3个百分点。

园区工业快速发展。全市“一区六园”实现工业增加值252.70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6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共实现工业增加值135.08亿元,同比增长27.9%,增速分别比全市规上工业快5.2和10.7个百分点。

㈡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但区域间工业投资不平衡。1~11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6.84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37.53亿元,同比增长63.9%,增速同比提高45.7个百分点。区域工业投资不平衡,五县一区工业投资增速处在10.1~320.7%之间,增长最快的和平县(320.7%)和最慢的龙川县(10.1%)之间增速差距达310.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3.32亿元,同比增长13.0%,增速同比回落41.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65.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商品房销售额72.27亿元,同比下降6.6%。

㈢消费需求平稳增长,物价保持平稳。1~11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12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市场仍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实现零售额193.54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八成,同比增长11.3%;

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8.59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城镇市场高出1.0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8.24亿元,同比增长12.2%;零售业零售额214.52亿元,同比增长11.4%;住宿业零售额7.15亿元,同比增长11.8%;餐饮业零售额12.21亿元,同比增长11.9%。

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2079.11万人次,同比增长15.1%,实现旅游总收入165.32亿元,同比增长14.6%。

市场物价水平保持平稳。1~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2.4%,八大类消费品价格指数呈现“七升一跌”态势,其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0%、3.7%和3.4%。

㈣对外经济较快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平缓。1~11月,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35.9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增速同比提高17.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3.9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增速同比提高9.1个百分点;进口总额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增速同比由负转正提高35.9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增速平缓。1~11月,全市合同利用外资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增幅同比回落22.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2.18亿美元,同比增长6.0%,增幅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

㈤财政大幅增收,金融信贷形势稳健。1~11月,全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13亿元,同比增长28.5%,增速比全省高出15.1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首位。国、地税税收收入86.33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4.89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方面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7.5%、28.2%、32.2%和23.2%,增幅分别比全部支出高出0.4、11.1、15.1和6.1个百分点。

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36.70亿元,比年初增长10.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27.89亿元,比年初增长9.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88.80亿元,比年初增长20.2%,增幅比1~10月提高1.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