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佛山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经济运行开局平稳,但增速有所回落。
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1561.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增幅低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2.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28.25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1004.28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529.13亿元,增长4.6%。
1、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16.10亿元,增长10.1%,增速低于去年同期2.5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3842.30亿元,增长 10.0%,增速低于去年同期2.8个百分点。从季度环比走势看,全市工业在持续快速增长后开始逐步回落。从地区对比看,全市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省(8.1%)2个百分点,在珠三角居第3位,低于肇庆(13.7%)和惠州(13.2%)。工业生产运行的主要特点是:(1)主导行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总量前三位的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完成总产值869.14亿元、259.02亿元、256.27亿元,增长12.5%、11.6%、13.0%。(2)民营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较好。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总产值2524.73亿元,增长11.1%,增幅高于全市工业1.1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5.7%,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2.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242.47亿元,增长15.1%,增幅高于全市工业5.1个百分点。(3)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轻工业总产值1819.72亿元,增长11.3%;重工业2022.57亿元,增长8.7%。(4)出口交货值和产品销售率降幅均有所收窄。完成出口交货值556.87亿元,下降0.8%,降幅比1-2月收窄2.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0%,下降0.2%,降幅比1-2月收窄0.6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7.02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居珠三角第7位,比去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其中南海区增长19.1%,禅城区13.8%,顺德区10.5%,高明区10.3%,三水区9.3%。投资的主要特点是:(1)内源性经济投资增速较快,民间投资占比扩大。内源性投资完成356.01亿元,增长16.1%,比整体投资增速高2.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完成294.43亿元,占整体投资比重为70.6%,比去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2)二、三产业投资同步增长。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9.99亿元,第三产业274.32亿元,分别增长13.2%和12.6%。(3)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基础产业中的原材料、能源分别完成投资27.55亿元、6.64亿元,同比增长1.3倍和37.8%;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67.33亿元,增长35.1%,其中,城市建设完成投资40.41亿元,增长41.6%。(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9.41亿元,增速下滑至7.9%,低于去年全年8.8个百分点。
3、消费市场增速同比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98.78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7个百分点,居珠三角第4位。其中,批发零售业529.45亿元,增长11.1%;住宿和餐饮业69.33亿元,增长3.5%。高档住宿餐饮市场增速继续下滑是本季的显著特点。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5.89亿元,下降5.8%;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9.11亿元,下降9.0%。
4、进出口增速逐步回升。进出口总值148.9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增速居珠三角第2位。其中,出口99.8亿美元,增长12.1%;进口49.1亿美元,增长12.8%,进出口增速都高于珠三角地区平均水平。
1-2月,全市实际外商直接投资4.43亿美元,增长19.4 %;合同外资金额5.17亿美元,增长74.5%。
5、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金融存贷款增速放缓。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3.21亿元,同比增长10.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0.34亿元,同比增长5.30%。金融存贷款增速下滑。截止到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281.20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4.9个百分点;贷款余额7254.67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低于去年同期5.4个百分点。
6、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2.7%,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食品、居住和衣着类价格成为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价格累计上涨5.1%,衣着价格累计上涨3.0%,居住价格上涨累计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