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编辑:hlh
一季度,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经济决策部署,坚持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总基调,以“项目推进年”、“园区提升年”和“民生建设年”为发展主题,全市经济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但工业投资持续乏力、消费增速回落等问题亟需改善。
(一)经济开局良好,发展速度有所加快。经省统计局核定,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22.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5%,增幅同比加快1.9个百分点,比全国(7.7%)、全省(8.5%)分别快2.8和2.0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第8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34亿元,增长4.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5.03亿元,增长16.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4%,拉动GDP增长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1.40亿元,增长5.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5%,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4.6:43.0:42.4调整为13.3:44.8:41.9,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了1.8个百分点。
(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00亿元,同比增长6.2%,增幅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经济效益较高的林、牧、渔业发展明显加快,增速分别为7.5%、6.4%和7.9%,分别比全部农业高出1.3、0.2和1.7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324元,同比增长6.8%。
(三)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区域发展趋于平衡。全市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30.12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工业增加值52.41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同比分别提高7.2和5.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5.00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工业增加值46.69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同比分别提高8.6和5.8个百分点。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71.6%,同比提高19.5个百分点。
全市七个统计地域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达两位数以上,处在16.7%~20.5%之间,地域之间的增速差距同比缩小了36.1个百分点,区域工业发展趋于平衡。
(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但工业投资持续下降。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1亿元,同比增长20.1 %,增幅同比由负转正提高36.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工业投资仍然乏力,但降幅有所收窄。共完成工业投资9.43亿元,同比下降14.8%,降幅比1~2月收窄26.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收窄29.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回升。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92亿元,同比增长63.8%,增幅同比提高47.8个百分点。
(五)消费市场平稳增长,零售业主体地位凸显。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52亿元,同比增长11.4%,增幅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从消费行业分类看,零售业占主导地位,实现零售额52.56亿元,同比增长11.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近九成,增幅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0.5个百分点。从城乡区域分类看,城镇实现零售额46.55亿元,增长12.2%,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八成,城镇消费增幅高于乡村3.7个百分点。
(六)对外贸易明显好转,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6.6亿美元,同比增长8.7%,增速同比由负转正提高13.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由负转正提高13.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44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增速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
(七)财政大幅增收,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市累计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78亿元,同比增长24.4%,比全省高出7.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第3位。国、地税税收收入17.34亿元,增长13.3%。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71亿元,同比增长43.4%,增幅同比提高24.4个百分点。财政支出保重点。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76.8%、113.4%、48.1%、42.7%和34.5%。
(八)金融形势稳健,信贷投放力度明显加大。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92.07亿元,比年初增长8.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7.25亿元,比年初增长9.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08.47亿元,本年新增贷款35.57亿元,增长7.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来源:河源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