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编辑:hlh
今年以来,我市受出口增速放缓、内需增长乏力、企业运行成本上升、房地产调控继续从紧等因素叠加影响,一季度经济运行低开稳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明显。
一、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经省统计局核定,一季度我市实现GDP239.56亿元,增长8.5%,是2009年4月份以来的新低。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88亿元,增长4.0%,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6.08亿元,增长15.9%,拉动GDP增长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2.61亿元,增长2.7 %,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
(一)工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呈回落态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8.60亿元,增长17.4%。其中,民营工业总产值235.72亿元,增长25.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03亿元,增长18.0%,位列珠三角第一、全省第四,比1-2月回落 1.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8.4个百分点,是2009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
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发展速度快于轻工业。一季度,轻工业增加值33.95亿元,增长16.8%,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34.6%;重工业增加值71.08亿元,增长18.1%,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65.4%。
从企业规模看,小型企业引领增长。一季度,大型企业增加值23.03亿元,增长2.4%,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2.3%;中型企业增加值35.80亿元,增长20.5%,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39.7%;小型企业增加值46.07亿元,增长24.4%,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57.7;微型企业增加值0.13亿元,增长31.5%,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0.3%。
从企业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拉动力最强。一季度,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8.39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41.75亿元、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8.72亿元、国有企业5.80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分别为43.1%、33.2%、20.4%和2.9%,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8、6.0、3.7和0.5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我市的36个大类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17个行业的增加值增速在20%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和造纸和纸制品业等八个行业个位数增长,化学纤维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四个行业的增加值负增长。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增长,同比有所回落。1-3月,固定资产投资158.43亿元,增长31.8%,位列珠三角第二、全省第六,比去年同期回落6.4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第三产业对投资拉动力最大,投资额达82.17亿元,增长42.3%,对全市投资贡献率为63.9%,拉动增长2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额达66.07亿元,增长27.5%,对全市投资贡献率为37.3%,拉动增长1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住宿餐饮业和教育投资增长最快,投资额分别为3.27亿元和5.22亿元,增速达507.0%和218.8%。从区域看,增幅低于30%的有鼎湖区增长17.3%、德庆县增长23.2%和封开县增长15.2%;增幅超过40%的有端州区增长87.9%和广宁县增长60.4%。
(三)内需市场总体表现一般。第一季度,我市的内需市场整体表现不甚理想,消费品市场和旅游市场保持较低增速,商品房销售大幅回落。
消费品市场增速放缓,是6年来的季度增长最低水平。一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7.98亿元,增长13.4%,位列珠三角第三、全省第四,比去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是6年来季度累计增长首次低于16%。分地区看,城市消费70.06亿元,增长13.5%;农村消费37.92亿元,增长13.3%。分产业看,批发零售业96.16亿元,增长13.6%;住宿餐饮业11.82亿元,增长12.3%。
从限额以上单位的行业销售情况看,食品类、日用品类等受物价高涨拉动大的生活必须品及具保值、投资作用的金银珠宝玉器类零售额实现高增长,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50.0%、日用品类增长26.8%、金银珠宝玉器类增长52.7%;受房地产、能源价格及国家消费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的商品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及汽车类等高端产品销量下降,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8.9%、30.9%和1.7%。
旅游市场增量不大,收入保持较高增幅。一季度,城市接待旅游者人数597.57万人次,增长10.4 %。旅游收入42.43亿元,增长17.7%。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降幅有所收窄。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销售保持负增长。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50.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9%,比1-2月收窄12.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21.64亿元,同比下降31.7%,比1-2月收窄13.6个百分点。区域间的商品房销售情况相差较大, 9个县(市、区) 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中有2个大幅下降、五个高速增长,其中同比大幅下降的是端州区下降48.1%、鼎湖区下降56.6%;同比增幅超过50%的有高新区增长64.9%、高要市增长116.2%、广宁县增长72.8%、封开县增长54%、怀集县增长50.3%。
(四)外贸市场疲弱。1-2月,外贸出口额3.94亿美元,下降5.4%,比1月回升16.2个百分点。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2.20亿美元,下降2.5%;加工贸易1.74亿美元,下降8.8%。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0.48亿元,下降17.8%;三资企业2.60亿元,下降8.6%;民营企业0.86亿元,增长16.4%。
(五)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个位数增长。1-3月,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8.59亿元,增长8.7%,低于去年同期24.3个百分点,是近4年以来的最低。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1.02亿元,增长1.8%;非税收入累计完成7.58亿元,增长20.5%。税收收入中,增幅在10%以上的有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和耕地占用税,分别增长56.7%、19.8%和10.4%;契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呈负增长,分别下降20.5%、18.6%和4.6%。
(六)金融机构存贷款有所回升,仍未达到年初水平。3月末,我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02.56亿元,比上月增加56.59亿元,增长4.9%;比年初减少8.12亿元,下降0.7%。存款增加以活期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为主动力。3月末,我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65.39亿元,比上月增加8.47亿元,增长1.1%;比年初减少1.12亿元,下降0.2%。
(七)CPI同比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1-3月,我市CPI同比上涨3.7%,与全省水平持平,比全国低0.1个百分点,与同期涨幅低1个百分点。构成CPI的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性收费价同比呈“四升四降”格局。其中,衣着类上涨9.4%,食品类上涨8.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4.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7%;居住类下降0.2%;烟酒类下降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0%;交通和通信下降1.1%。
二、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及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制造业活动收缩等因素影响,国内出口增速放缓;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房地产调控继续从紧、节能降耗压力增大等内因影响,企业运行成本不断上升、内需增长缺乏动力。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市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已全面减速。从我市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情况来看,建议市委、市政府对以下问题给予适度关注:
(一)工业生产增速回落。一季度,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增幅为2009年10月以来的最低,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全省21个市的增速也全面回落,同比回落幅度超20%的有东莞市和清远市,分别回落24.3和21.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在10-20%的有揭阳市、潮州市、深圳市和珠海市,分别回落16.7、12.4、10.2和10.1个百分点;我市同比回落8.4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1.8个百分点,要实现增长20%的目标压力很大。
(二)房地产销售回落幅度大。受既定调控政策影响,目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房地产销售大幅回落,房地产销售面积增幅同比回落77.5个百分点。当前,尽管房地产投资仍然维持了较高增幅,但由于市场不景、融资难度加大、企业资金链趋紧等原因,新开工项目并不多,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仅增长0.9%,其中住宅同比下降12.9%,由此预计近期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会继续放缓。房地产销售继续下滑,将对消费品市场、工业生产及税收等方面产生直接、较大影响。
(三)企业运行成本仍在增大。工业产品的购销“剪刀差”还在拉大,3月份,广东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 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2%。IPI同比涨幅高于PPI 1.7个百分点。拉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的主要是三大行业,燃料动力类、农副产品类和纺织原料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8%、4.0%、6.9%。出厂价与购进价差距的增大,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加大了企业运行难度。
(四)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低,多个行业负增长。据省核定,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增长2.7%,是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批发业下降9.5%、住宿业下降1.1%、房地产业(K门类)下降19.6%、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下降5.4%,四个行业拉低第三产业增长1.8个百分点。这些行业增加值的下降主要是消费品市场增幅不高、房地产销售降幅较大、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税收大幅下降等原因,归根结底是内需增速的放缓。第三产业的低速增长,加大了提高GDP总增长及服务业比重的压力。
三、对下阶段工作的几点建议
目前经济的发展困难重重,但也不断有利好讯息:一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进一步回升,我国3 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至53.1%,比上月提高2.1个百分点,预示着国内的市场需求呈回升趋势,预计我市的市场消费也会稳步回升;二是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和首套房贷8.5折的重现,预计会进一步推动楼市刚需的释放,并进一步带动国内相关行业的增长;三是美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2月份工厂订货环比上升1.3%。当然,上述利好因素的促进作用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有明显效果,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我市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利用好国家的各种政策及调控措施,着力做好控物价、稳内需、扩投资、转方式、增收入等方面工作。
(一)加强价格调控监管,推进平价市场商店发展。面对不断上扬的物价,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二要大力推进平价商店建设,努力增加平价网点,扩大平价市场规模;三要制定优惠措施进一步加强 “农超对接”,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平抑物价。
(二)积极推动企业融资,缓解当前资金困难状况。进一步推动银企合作,鼓励银行扩大贷款;着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创新企业融资渠道;部门联动,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和发展环境。
(三)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深入落实市发改局、市重点项目办提出的五项措施和建议,抓住重点、难点问题着力破解,推动项目谋划储备、及早开工和加快建设,为经济的稳步发展注入动力。
(四)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抓好新兴战略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引资力度,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信息,放大招商资源;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五)重民生,促消费,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要增强群众消费意愿,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一方面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使消费意愿不因物价的上涨而持续降低;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