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编辑:hlh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各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克服了欧债危机、物价上涨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影响,全市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基本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
2097.3亿元,增长
1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2位,珠三角第
2位。
2097.3亿元,增长
1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2位,珠三角第
2位。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62.8亿元,增长
31.3%,增幅比
2010年上升
2.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9.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4位,珠三角第
2位。
162.8亿元,增长
31.3%,增幅比
2010年上升
2.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9.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4位,珠三角第
2位。
地税收入
136.4亿元,增长
31.1%,增幅比
2010年上升
4.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8.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3位,珠三角第
2位。
136.4亿元,增长
31.1%,增幅比
2010年上升
4.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8.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3位,珠三角第
2位。
国税收入
437.9亿元,增长
20.7%,增幅比
2010年回落
15.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5位,珠三角第
2位。
437.9亿元,增长
20.7%,增幅比
2010年回落
15.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5位,珠三角第
2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012.7亿元,增长
20.2%,增幅比
2010年回落
7.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7.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9位,珠三角第
2位。
1012.7亿元,增长
20.2%,增幅比
2010年回落
7.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7.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9位,珠三角第
2位。
固定资产投资
1025.2亿元,增长
21.5%,增幅比
2010年上升
3.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2位,珠三角第
4位。
1025.2亿元,增长
21.5%,增幅比
2010年上升
3.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2位,珠三角第
4位。
工业投资
316.3亿元,增长
6.9%,增幅比
2010年回落
7.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1.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7位,珠三角第
6位。
316.3亿元,增长
6.9%,增幅比
2010年回落
7.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1.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7位,珠三角第
6位。
房地产开发投资
377.5亿元,增长
40.9%,增幅比
2010年回落
1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1位,珠三角第
3位。
377.5亿元,增长
40.9%,增幅比
2010年回落
1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1位,珠三角第
3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84.7亿元,增长
18.2%,增幅比
2010年回落
0.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6位,珠三角第
2位。
684.7亿元,增长
18.2%,增幅比
2010年回落
0.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6位,珠三角第
2位。
外贸出口
231.2亿美元,增长
14.3%,增幅比
2010年回落
3.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5位,珠三角第
7位。
231.2亿美元,增长
14.3%,增幅比
2010年回落
3.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5位,珠三角第
7位。
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1-11月)
14.9亿美元,增长
5.8%,增幅与
2010年持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0.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3位,珠三角第
6位。
1-11月)
14.9亿美元,增长
5.8%,增幅与
2010年持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0.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3位,珠三角第
6位。
商品房销售面积
798.2亿元,增长
27.2%,增幅比
2010年上升
1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1.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5位,珠三角首位。
798.2亿元,增长
27.2%,增幅比
2010年上升
1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1.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5位,珠三角首位。
商品房销售金额
441.8亿元,增长
42%,增幅比
2010年上升
7.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9.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7位,珠三角首位。
441.8亿元,增长
42%,增幅比
2010年上升
7.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9.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7位,珠三角首位。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1439.1亿元,比年初增长
17.4%,增幅比
2010年上升
9.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1位,珠三角第
3位。
1439.1亿元,比年初增长
17.4%,增幅比
2010年上升
9.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1位,珠三角第
3位。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2401亿元,比年初增长
14.8%,增幅比
2010年回落
2.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4位,珠三角首位。
2401亿元,比年初增长
14.8%,增幅比
2010年回落
2.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4位,珠三角首位。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609元,增长
12.9%,增幅比
2010年上升
2.2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7.6%。
26609元,增长
12.9%,增幅比
2010年上升
2.2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7.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上涨
4.9%,涨幅比
2010年上升
1.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0.4个百分点,上涨幅度居全省第
8位,珠三角第
4位;当月同比上涨
3.2%。
CPI
)上涨
4.9%,涨幅比
2010年上升
1.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0.4个百分点,上涨幅度居全省第
8位,珠三角第
4位;当月同比上涨
3.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
)上涨
4%,涨幅与
2010年持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3个百分点;当月同比上涨
1.8%。
PPI
)上涨
4%,涨幅与
2010年持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3个百分点;当月同比上涨
1.8%。
二、主要特点
全年经济呈现“前低后高、稳步上行”的良好态势,四个季度
GDP累计增幅分别为:
11.6%、
12%、
14%和
14.6%。总体经济呈现“三个突破、两个好于预期、两个优化、两个提高”等特点。
GDP累计增幅分别为:
11.6%、
12%、
14%和
14.6%。总体经济呈现“三个突破、两个好于预期、两个优化、两个提高”等特点。
(一)经济总量、工业、投资规模实现新突破。
一是
GDP
突破
2000
亿元。
2011年全市实现
GDP 2097.3亿元,增长
14.6%,增幅居全省第
2位,珠三角第
2位。经济总量规模在
2007年越过
1000亿大关后,仅用
4年时间实现
1000亿到
2000亿的跨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17.7亿元,增长
5.0%;第二产业增加值
1245.4亿元,增长
17.2%;第三产业增加值
734.2亿元,增长
11.8%。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0年的
5.9:
59:
35.1调整为
5.6:
59.4:
35。
GDP
突破
2000
亿元。
2011年全市实现
GDP 2097.3亿元,增长
14.6%,增幅居全省第
2位,珠三角第
2位。经济总量规模在
2007年越过
1000亿大关后,仅用
4年时间实现
1000亿到
2000亿的跨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17.7亿元,增长
5.0%;第二产业增加值
1245.4亿元,增长
17.2%;第三产业增加值
734.2亿元,增长
11.8%。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0年的
5.9:
59:
35.1调整为
5.6:
59.4:
35。
二是工业增加值突破
1000
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012.7亿元,增长
20.2%,总量首次突破
1000亿元大关。电子信息行业升级步伐加快,全年电子行业增加值
319亿元,增长
21.3%。全市克服中海炼油、中海壳牌机器故障检修和石化原料价格指数上涨的影响,整体石化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石化行业实现增加值
290.5亿元,增长
10.3%。两大工业支柱行业增加值各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30%左右,呈现电子、石化行业“双引擎”驱动的良好发展态势,引领工业实现较快增长。
1000
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012.7亿元,增长
20.2%,总量首次突破
1000亿元大关。电子信息行业升级步伐加快,全年电子行业增加值
319亿元,增长
21.3%。全市克服中海炼油、中海壳牌机器故障检修和石化原料价格指数上涨的影响,整体石化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石化行业实现增加值
290.5亿元,增长
10.3%。两大工业支柱行业增加值各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30%左右,呈现电子、石化行业“双引擎”驱动的良好发展态势,引领工业实现较快增长。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1000
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
1025.2亿元,增长
21.5%,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创下历史新高,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惠州积极调整投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投资自一季度以来一直保持成倍增长的态势,年底实现
192.4%的增速。工业投资增长
6.9%,从三季度开始成功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其中电子信息业投资增长
31.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
24.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29.1%,增幅同比上升
8.3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68.9%,比
2010年提高
3.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377.5亿元,增长
40.9%,拉动第三产业增长
20.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第三产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1000
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
1025.2亿元,增长
21.5%,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创下历史新高,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惠州积极调整投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投资自一季度以来一直保持成倍增长的态势,年底实现
192.4%的增速。工业投资增长
6.9%,从三季度开始成功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其中电子信息业投资增长
31.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
24.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29.1%,增幅同比上升
8.3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68.9%,比
2010年提高
3.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377.5亿元,增长
40.9%,拉动第三产业增长
20.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第三产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房地产销售市场、金融形势好于预期。
一是房地产市场好于预期。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
798.
2万平方米,总量接近
800万平方米,仅次于广州、佛山,居全省第
3位;增长
27.2%,增幅比
2010年上升
1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
5位、珠三角首位。全年月平均销售面积
66.
5万平方米,比
2010年增加
14.
2万平方米,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房地产销售市场偏软的情况下,惠州房地产呈现“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销售市场明显好于预期。
798.
2万平方米,总量接近
800万平方米,仅次于广州、佛山,居全省第
3位;增长
27.2%,增幅比
2010年上升
1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
5位、珠三角首位。全年月平均销售面积
66.
5万平方米,比
2010年增加
14.
2万平方米,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房地产销售市场偏软的情况下,惠州房地产呈现“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销售市场明显好于预期。
二是金融市场比预期活跃。
2011年我市成功引进招商银行、恒生银行,组建东盈村镇银行,现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
17家(含
3家外资银行),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理想、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国内外大环境下,惠州金融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2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1439.1亿元,比年初增长
17.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个百分点,居珠三角第
3位;本外币存款余额
2401亿元,比年初增长
14.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
4位、珠三角首位。在全国金融银根偏紧的情况下,我市金融存贷款增幅居珠三角前列,形势好于预期。
2011年我市成功引进招商银行、恒生银行,组建东盈村镇银行,现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
17家(含
3家外资银行),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理想、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国内外大环境下,惠州金融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2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1439.1亿元,比年初增长
17.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个百分点,居珠三角第
3位;本外币存款余额
2401亿元,比年初增长
14.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
4位、珠三角首位。在全国金融银根偏紧的情况下,我市金融存贷款增幅居珠三角前列,形势好于预期。
(三)经济结构、运行质量优化。
一是经济结构优化。南宁、重庆、郑州等
3场“广东惠州产品展销会”再次掀起“惠货全国行”的浪潮,扩内销措施成效明显,内销产品产值增长
28.3%,增幅高于出口交货值增幅
11.6个百分点;内外销结构为
61.7:
38.3,内销比重比
2010年上升
2个百分点。积极引进
“隔墙供应
”项目和石化中下游项目、精细化工项目,延伸石化产业链,规模以上轻重工业结构由
2010年底的
25.9:
74.1调整为
2011年底的
23.4:
76.6,重工业的比重再次提高
2.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取得显著成效。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民营工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
29.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3.1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外商投资企业
1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11.8%,比
2010年提高
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中超过亿元产值的有
111家,比
2010年增加了
35家。
3场“广东惠州产品展销会”再次掀起“惠货全国行”的浪潮,扩内销措施成效明显,内销产品产值增长
28.3%,增幅高于出口交货值增幅
11.6个百分点;内外销结构为
61.7:
38.3,内销比重比
2010年上升
2个百分点。积极引进
“隔墙供应
”项目和石化中下游项目、精细化工项目,延伸石化产业链,规模以上轻重工业结构由
2010年底的
25.9:
74.1调整为
2011年底的
23.4:
76.6,重工业的比重再次提高
2.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取得显著成效。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民营工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
29.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3.1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外商投资企业
1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11.8%,比
2010年提高
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中超过亿元产值的有
111家,比
2010年增加了
35家。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优化。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使地方财政实力增强,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62.8亿元,占
GDP比重为
7.8%,比
2010年上升
0.2个百分点;增长
31.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9.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4位、珠三角第
2位。全年国税收入
437.9亿元,总量突破
400亿元;增长
20.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2个百分点。全年地税收入
136.4亿元,四个季度累计增幅分别为:
35.5%、
32.6%、
38.2%、
31.1%,保持在
30%以上的良好增长态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向好,
2011年
1-11月,全市
13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165.6亿元,增长
2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7.2个百分点;实现税金
210.6亿元,增长
2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
206.8%,同比提高
20.1个百分点。
162.8亿元,占
GDP比重为
7.8%,比
2010年上升
0.2个百分点;增长
31.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9.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4位、珠三角第
2位。全年国税收入
437.9亿元,总量突破
400亿元;增长
20.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2个百分点。全年地税收入
136.4亿元,四个季度累计增幅分别为:
35.5%、
32.6%、
38.2%、
31.1%,保持在
30%以上的良好增长态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向好,
2011年
1-11月,全市
13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165.6亿元,增长
2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7.2个百分点;实现税金
210.6亿元,增长
2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
206.8%,同比提高
20.1个百分点。
(四)居民收入、消费规模提高。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2011年,我市进一步加大民生财政投入,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扶贫开发、福利惠民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7%以内,
2742户省级贫困全部实现脱贫,人均年收入低于
2550元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用工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12月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174.3亿元,比年初增长
13.8%;其中,城镇居民存款余额
908.8亿元,比年初增长
12.2%;农村居民存款余额
265.5亿元,增长
19.7%。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609元,增长
12.9%。
2011年,我市进一步加大民生财政投入,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扶贫开发、福利惠民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7%以内,
2742户省级贫困全部实现脱贫,人均年收入低于
2550元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用工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12月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174.3亿元,比年初增长
13.8%;其中,城镇居民存款余额
908.8亿元,比年初增长
12.2%;农村居民存款余额
265.5亿元,增长
19.7%。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609元,增长
12.9%。
消费规模不断提高。我市继续落实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积极推进
“万村千乡
”市场工程,不断拓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消费热点,居民自主消费动力较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在
16%以上。
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84.7亿元,增长
18.2%,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其中,批发和零售业
619.4亿元,增长
18.3%;住宿和餐饮业
65.3亿元,增长
17.1%。消费刺激政策效果显著,热点消费快速增长,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
27.7%,综合类增长
25.7%,机动车燃料类增长
20.4%,家用电器类增长
8.9%。
“万村千乡
”市场工程,不断拓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消费热点,居民自主消费动力较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在
16%以上。
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84.7亿元,增长
18.2%,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其中,批发和零售业
619.4亿元,增长
18.3%;住宿和餐饮业
65.3亿元,增长
17.1%。消费刺激政策效果显著,热点消费快速增长,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
27.7%,综合类增长
25.7%,机动车燃料类增长
20.4%,家用电器类增长
8.9%。
三、存在问题
(一)工业投资增速较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年四个季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幅分别为:
-5.4%、
-3.1%、
3.8%和
6.9%,虽从三季度开始扭负为正,但增速仍较缓,全年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1.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7位。
2009-2011年工业投资的增幅分别为:
-0.1%、
14.4%、
6.9%,三年年均增幅仅为
6.9%,呈现低速增长的态势,
2011年仅比
2009年增加
53.3亿元。工业大型项目缺乏,投资增速不快,增量不足将影响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速度,需引起高度关注。
-5.4%、
-3.1%、
3.8%和
6.9%,虽从三季度开始扭负为正,但增速仍较缓,全年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1.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17位。
2009-2011年工业投资的增幅分别为:
-0.1%、
14.4%、
6.9%,三年年均增幅仅为
6.9%,呈现低速增长的态势,
2011年仅比
2009年增加
53.3亿元。工业大型项目缺乏,投资增速不快,增量不足将影响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速度,需引起高度关注。
(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外贸出口增长疲弱。世界经济复苏仍较为乏力,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受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欧洲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人民币升值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2011年四个季度全市外贸出口增幅分别为:
22.5%、
16.4%、
16.5%和
14.3%,呈逐步回落态势;
1-11月,合计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
44.4%的香港和美国市场,增长分别回落
19.1、
10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疲弱一定程度上影响外需增长恢复;出口质量和水平仍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依然较大,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为
16.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8个百分点,出口结构优化任务艰巨。
外贸出口增长疲弱。世界经济复苏仍较为乏力,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受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欧洲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人民币升值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2011年四个季度全市外贸出口增幅分别为:
22.5%、
16.4%、
16.5%和
14.3%,呈逐步回落态势;
1-11月,合计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
44.4%的香港和美国市场,增长分别回落
19.1、
10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疲弱一定程度上影响外需增长恢复;出口质量和水平仍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依然较大,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为
16.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8个百分点,出口结构优化任务艰巨。
(三)物价虽有所回落,但通胀压力仍存。全年CPI四个季度累计分别上涨:4.8%、5.3%、5.4%、4.9%,年末物价水平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政府年初计划控制目标0.9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中,食品类上涨11.7%,对总指数的影响为3.7个百分点,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来源:惠州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