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宏观经济

2011年1-9月广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编辑:hlh

    1-3季度,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沉着应对国家宏观调控及日本大地震对我市经济的冲击,攻坚克难,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扭转工业生产和投资负增长的局面,自第三季度以来工业生产、消费、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加快,全市经济逐步趋稳。
    初步核算,1—3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918.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0%,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41.23亿元、3373.85亿元和5403.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10.6%和11.5%。其中,工业增加值3081.96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半年(9.3%)提高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7︰38.2︰60.1变化为1.6︰37.8︰60.6。第一、二、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36.8%和62.7%,第二产业贡献率比上年同期(44.3%)减少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比上年同期(55.3%)加大7.4个百分点。
    一、从供给方面看,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有所提速,第三产业平稳发展
    1.农业生产小幅加快
    1—3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4.62亿元,同比增长 2.9%,增速较上半年(2.5%)加快0.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1.23亿元,同比增长 3.1%,增速比上半年(2.3%)加快0.8个百分点。1—3季度,花卉产量较快增长,增速为8.6%;淡水产品、蔬菜、水果、薯类和甘蔗产量小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8%、2.9%、2.3%、1.5%和0.9%;玉米、肉类、生猪出栏、海水产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5%、2.6%、7.2%和6.9%。
    2.工业生产增速逐月加快、但与年度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我市三大支柱产业中的汽车制造业逐渐走出日本地震事件影响,工业生产增速逐月加快。
    1—3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1384.14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半年(10.3%)提高1.0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21.2%)回落9.9个百分点,但增速与年度目标(12.5%)相差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84.76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与年度目标(11.5%)相差1.1个百分点。今年自三季度开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幅呈逐月加快态势,7月份、8月份、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为7.2%、11.4% 和17.8%。
    在汽车制造业降幅略有收窄、石油化工制造业增速提高、电子产品制造业止降转升的带动下,三大支柱产业生产增速有所回升。1—3季度,全市完成三大支柱产业产值5381.51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分别比1—7月(6.0%)、1—8月(7.0%)加快2.4个和1.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下降0.2%,降幅比1—8月(-2.4%)收窄2.2个百分点;石油化工制造业同比增长20.0%,增幅比1—8月(17.8%)提高2.2个百分点;电子产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0.0%,9月当月增速为3.0%,扭转7月(-5.2%)和8月(-2.2%)连续两个月负增长的局面。但汽车制造业受全国汽车产销持续疲软、电力紧张等因素影响,电子信息制造业缺乏大项目、市场疲软等影响,我市工业生产仍存在下行压力。
    民营和中小型工业企业增速加快。1—3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69.31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半年(16.3%)加快2.0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307.02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半年(13.6%)加快0.5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较快增长。1—3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524.33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比上半年(11.7%)提高2.6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速高3.0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销售率下降。9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38%,同比降低0.8个百分点,是2008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从今年4月开始,产销衔接水平呈逐月降低态势,4月、5月、6月、7月和8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分别为100.75%、98.53%、97.19%和96.22%。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1—8月累计,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05.65亿元)低于上海(20908.46亿元)、苏州(18485.89亿元)、天津(13516.56亿元)、深圳(12699.31亿元)和佛山(11340.39亿元),高于北京(8973.52亿元)和重庆(7226.40亿元)。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0.3%)低于天津(30.5%)、重庆(27.8%)、苏州(20.2%)、深圳(12.3%),高于上海(8.7%)和北京(8.5%)等市。
    3.第三产业平稳发展
    金融市场运行良好。8月末,广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4814.60亿元和17524.5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4.0%和7.8%。旅游业平稳增长。1—8月累计,全市接待过夜旅游者2676.68万人次,同比增长6.8%;全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60.11亿元,同比增长35.4%,增幅比上半年(33.8%)提高1.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1—3季度累计,全市完成货运量同比增长7.0%,客运量增长7.5%,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6.9%,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8.6%,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4.1%。
    二、从需求方面看,消费、投资稳步加快,外贸出口平稳增长
    1.消费市场在价格水平上涨带动下较快增长
    1—3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0.50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比上半年(16.4%)提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21.3%)回落4.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其中,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3244.32亿元和506.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7.2%,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全市实现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18801.55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速较上半年(21.4%)提高3.8个百分点。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1—8月累计,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4%)低于天津(18.6%)、重庆(18.4%)、深圳(17.6%)、苏州(17.5%)等市,也低于全国(16.9 %)平均增速;高于北京(11.1%)、上海(11.1%,限上企业口径),也高于全省(16.1%)平均增速。
    2.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加快
    1—3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6.37亿元,同比增长5.8%,增幅较上半年(2.1%)加快3.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41.5%)大幅回落35.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845.27亿元,同比增长39.8%,增幅较上半年(26.7%)提高13.1个百分点。市属投资和国有投资继续下降,民营投资较快增长。  1—3季度,全市完成国有固定资产投资757.12亿元,同比下降21.8%;完成市属投资1722.68亿元,同比下降1.3%;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7.1个和3.1个百分点;完成民营投资464.90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比上半年(26.3%)加快3.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工业投资继续下降,1—3季度,工业投资为339.2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5.59%;同比下降13.8%,降幅比上半年(-15.2%)收窄1.4个百分点,但上年同期为同比增长38.4%。建筑业投资同比下降47.3%(受上年同期高速增长累积较大基数影响),而上半年为同比增长18.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27.61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半年(6.1%)提高4.8个百分点。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1—8月累计,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额(1790.63亿元)低于天津(4683.35亿元)、重庆(4364.18亿元)、北京(3480.60亿元)、苏州(2765.95亿元)和上海(2737.62亿元)等市,高于深圳(1174.25亿元)。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高于上海(-4.2%),低于天津(33.2%)、重庆(30.3%)、苏州(22.1%)、北京(19.1%)和深圳(12.4%)等市,也低于全国(25.0%,不含农户)和全省(17.6%)平均增速。
    3.外贸出口平稳增长、对外贸易结构呈积极变化
    1—8月累计,全市商品进出口总值为755.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同期(45.4%)回落33.2个百分点,比1—7月(11.9%)小幅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商品出口总值为372.40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商品进口总值为382.94亿美元,同比增长5.8%。贸易逆差为10.54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1.40%。
    对外贸易结构呈积极变化,加工贸易比重进一步降低。1—8月累计,一般贸易出口占商品出口总值的比重为43.75%,比重比上年同期(41.05%)提高2.70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占商品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1.27%,比重比上年同期(54.17%)下降2.90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7.4%和13.2%,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比上年同期(27.3%)加快0.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比上年同期(39.4%)回落26.2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高于加工贸易出口14.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2.3%和3.3%,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41.9%和53.7%)回落29.6个和50.4个百分点。
    1—8月累计,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为3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增幅较上年同期(6.1%)提高4.4个百分点。全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00个,同比增长10.6%;合同金额41.15亿美元,同比增长28.2%。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1—8月累计,广州市商品出口总值低于深圳(1596.25亿美元)、上海(1368.78亿美元)、苏州(1081.81亿美元)和北京(373.90亿美元),高于天津(284.71亿美元)和重庆(95.81亿美元)。广州市商品出口总值增速(19.6%)高于北京(4.1%)、苏州(12.4%)和上海(18.4%)等市,低于重庆(1.3倍)、深圳(32.8%)和天津(19.9%)等市,也低于全国(23.6 %)和全省(24.0%)平均增速。
    三、从运行效益和环境看,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财政收入及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价格升幅适度回落
    1.工业企业利润降幅略有收窄
    1—8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77.64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1—7月(12.6%)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28.2%)回落15.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54.44亿元,同比下降5.6%,而上年同期为增长34.8%,但降幅呈逐步收窄趋势,分别比1—7月(-5.8 %)和1—6月(-7.2%)收窄0.2个和1.6个百分点。自2009年1—8月利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以来,今年已经出现连续五个月下跌。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呈现负增长,与全国(同比增长28.2%)和全省(同比增长5.8%)差距较大,与产销的差距也较大,说明不少企业增产不增收。
    企业亏损额持续攀升、亏损面略有收窄。1—8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70.9%,增幅比1—7月(72.3%)收窄1.4个百分点,但比1—6月(66.1%)扩大4.8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为下降27.5%。企业亏损面为21.4%,比1—7月(22.5%)收窄1.1个百分点;亏损面没有扩大,但亏损额却持续上升,说明企业生产受到较大约束,经营难度正在加大。企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两项资金占用继续增长,企业资金周转依然紧张。8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为1578.28亿元,比7月末(1554.88亿元)增加23.40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1—7月(8.0%)回落1.5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500.62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较1—7月(12.6%)提高3.2个百分点。
    2.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但增收压力较大
    1—9月,全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2.77亿元,同比增长20.7%,较上年同期(20.0%)加快0.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20.1%)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为114.07亿元和121.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和12.1%,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11.3%和19.7%)回落9.1个和7.6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为84.49亿元,同比增长37.7%,增速比上年同期(30.7%)加快7.0个百分点。三项主体税种合计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44.23%,占税收收入的56.84%。但考虑到存在从9月起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产生减收、土地增值税政策增收效应趋弱、房地产交易前景堪忧等诸多不利因素,财政收入增收压力较大。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1—8月累计,广州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629.17亿元)和增速(21.8%)均低于上海(2611.69亿元,26.4%)、北京(2125.83亿元,26.5%)、天津(957.40亿元,40.9%)、深圳(940.32亿元,28.1%)、重庆(932.84亿元,47.6%)和苏州(767.25亿元,25.3%),增速也低于全国(30.9%)和全省(27.4%)平均增速。
    3.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1—3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22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半年(11.7%)加快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184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比上半年(14.8%)加快2.0个百分点。
    4.消费价格有所回落、生产价格“剪刀差”略有收窄
    9月,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上升6.0%,升幅比8月(6.8%)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同比分别上升6.8%和4.2%,升幅分别比8月回落1.0个和0.6个百分点。1—3季度,CPI同比上升5.8%,与1—8月持平。其中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同比分别上升6.8%和3.8%。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商品呈“七升一降”格局,交通和通讯类同比下降0.1%,同比上升的七大类商品中涨幅居前三位的依次为食品类(12.4%)、居住类(5.1%)和衣着类(4.7%)。
    1—3季度,我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和购进价格指数(IPI)同比分别上升3.4%和9.9%。生产价格“剪刀差”为6.5个百分点,较1—8月(6.6个百分点)收窄0.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011年以来,我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升幅均大大高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升幅,使得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利润被压缩,对我市工业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1—8月累计,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5.8%,升幅与北京持平,高于深圳(5.7%)、苏州(5.5%)、重庆(5.3%)、上海(5.2%)和天津(4.7%)等市,也高于全国(5.6%)和全省(5.4%)平均升幅。

来源:广州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