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宏观经济

2011年1-8月惠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编辑:hlh

    1-8月,惠州经济开始回升向上。对比1-7月,全市经济运行质量良好,财税收入保持高位增长;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民营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投资消费日趋活跃,经济自主增长动力增强;金融业保持稳健运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外需市场持续收缩,工业投资仍为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均衡,物价上涨压力仍存等问题仍需关注。 
    一、基本情况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5亿元,增长42.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2.4个百分点,比1-7月回落1个百分点。 
    地税收入93.7亿元,增长36.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比1-7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国税收入320.8亿元,增长30.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9.5个百分点,比1-7月上升0.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0.1亿元,增长16.5%,增幅比1-7月上升1.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587.5亿元,增长18.3%,增幅比1-7月上升0.1个百分点。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5.6亿元,下降3.4%,降幅比1-7月收窄0.4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237.6亿元,增长46.4%,增幅比1-7月上升1.1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5亿元,增长16.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与1-7月持平。 
    外贸进出口(1-7月)202.6亿美元,增长11.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0.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1-7月)120.6亿美元,增长14.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5.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2.2个百分点。 
    外贸进口(1-7月)82亿美元,增长7.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7.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月)8.4亿美元,下降4.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4.2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405.8万平方米,增长24%,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比1-7月回落0.7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金额216.5亿元,增长41.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0.5个百分点,比1-7月回落3.4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月末2249.3亿元,比年初增长7.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比7月末回落0.1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月末1344.3亿元,比年初增长9.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比7月末上升0.8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74元,增长12.6%,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7%。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累计上涨5.5%,涨幅与1-7月持平。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累计上涨5.5%,涨幅比1-7月上升0.3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质量良好,财税收入保持高位增长。 
    财政收入小幅回落。1-8月,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106.5亿元,增长42.9%,增幅比1-7月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合计占比41.6%的国内增值税、非税收收入分别增长48.3%、32%,增幅分别比1-7月回落2.4、3.1个百分点,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回落的主要因素。今年4月以来,全市财政收入累计增速均保持在40%以上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 
    国税收入略有回升。6-8月全市国税收入的累计增幅分别为:28.4%、29.9%和30.4%,呈持续回升态势。1-8月,占国税收入比重达37.3%的海关代征税增长21.9%,增幅比1-7月上升5.4个百分点,是国税收入回升的主要原因。 
    地税收入高位平稳运行。1-8月,合计占地税总额39.9%的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土地增值税分别实现增长39.2%、63.4%和94%,是地税收入实现高位平稳运行的主要因素。今年以来,全市地税收入的增幅均保持在30%以上的高位平稳运行的态势。 
    (二)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 
    工业生产增幅回升。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0.1亿元,增长16.5%,增幅比1-7月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4%、12.7%,增幅分别比1-7月上升3.4、1.2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4-7月各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分别为194.5%、196.9%、198.6%、199%,呈逐步上升态势;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7.5%、35.3%、23.9%、33.1%,均保持快速增长,增幅分别高于同期全省水平26.9、28.3、19、29.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增长16.9%、19.5%、19.7%、19.9%,呈逐步上升态势。  
    (三)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民营企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1-8月,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69.4亿元,增长26.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1.2%。1-7月,全市私营企业出口12.1亿美元,增长34.9%,增幅比全市出口的增幅高20.7个百分点;1-7月各月私营企业出口累计增速分别为9.4%、12%、22.5%、30%、31.3%和34.9%,呈逐月上升态势。 
    内销产品增长加快。今年3月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品内销产值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外销产品产值1095.3亿元,增长9.7%,增幅比1-7月上升0.7个百分点;内销产品产值1873.4亿元,增长35.5%,增幅比1-7月上升1.3个百分点。内销增幅高于外销25.8个百分点,内销比例为63.1%,拉动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0.6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出口占比稳步上升。1-7月,全市外贸出口120.6亿美元,增长14.2%。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逐月下降,1-7月下降至82.5%,比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一般贸易出口各月累计增幅均保持在25%以上,占比逐月增加,1-7月上升至17.3%,比上年同期上升3.2个百分点。 
    (四)投资消费日趋活跃,经济自主增长动力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持续回升。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87.5亿元,增长18.3%,增幅比1-7月上升0.1个百分点,增幅连续四个月持续回升。其中,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0.5%的房地产开发投资237.6亿元,增长46.4%,增幅比1-7月上升1.1个百分点,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升的主要因素。 
    消费市场保持畅旺。1-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5亿元,增长16.1%,增幅与1-7月持平。其中,全市限额以上机动车燃料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59亿元,增长23.5%;限额以上汽车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33.2亿元,增长24.3%;限额以上综合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8.8亿元,增长18.1%。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8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05.8万平方米,增长24%,增幅比1-7月回落0.7个百分点。从2-8月各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看, 6月当月销售面积68.7万平方米,创今年以来单月新高,7月当月销售面积大幅回落至47万平方米,8月再上升至60.5万平方米;1-8月商品房月平均销售面积50.7万平米,比去年同期月平均销售面积增加9.8万平方米。从各县(区)商品房销售面积看,博罗县、惠东县的增速远远超过其他县(区),分别增长118.6%、77.6%;惠城区、大亚湾区均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 
    (五)金融业保持稳健运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49.3亿元,比年初增长7.6%。同期,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44.3亿元,比年初增长9.7%。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带动下,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374.7亿元,比年初增长14.3%,增幅呈逐月上升态势。 
    1-8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74元,增长12.6%。8月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2.1亿元,比年初增长6.8%。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49.6亿元,比年初增长4.9%;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2.5亿元,比年初增长13.8%,农村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幅高于城镇居民8.9个百分点。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外需市场持续收缩,区域竞争压力加大。 
    1-7月,全市外贸出口120.6亿美元,增长14.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水平11.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惠州外贸出口增速分别居全省第2位、第9位、第13位、第16位(5月份以来),呈逐步下滑态势。 
    同期,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4亿美元,下降4.4%,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4.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水平17.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第三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幅分别回落14.2、19.8个百分点是全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回落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全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9位、第18位、第17位、第9位、第14位、第18位,总体呈倒V型走势。 
    (二)工业投资仍为负增长,经济发展后劲亟待加强。 
    1-8月,全市工业投资下降3.4%,降幅虽比1-7月收窄0.4个百分点,但仍未从根本上扭转负增长的局面。从项目看,投资额超亿元的项目64个,同比增加5个,完成投资额83.1亿元,同比下降25.8%。其中,本年新开工的亿元项目6个,同比减少7个,完成投资额10.9亿元,同比下降40.2%。工业投资项目个数虽有所增加,但缺乏大项目补充是导致全市工业投资持续低迷的关键所在。 
    (三)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均衡,县(区)工业回升步伐偏缓。 
    1-8月,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惠城区11.3%,;惠阳区26.5%;惠东县81.5%;博罗县18.9%;龙门县18.4%;大亚湾区12.7%;仲恺区13.8%。对比1-7月,博罗县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余六个县(区)呈平稳回升态势,但回升步伐偏缓。 
    (四)物价上涨压力仍存,PPI持续走高态势明显。 
    8月,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7%,涨幅比7月回落0.8个百分点;1-8月CPI累计上涨5.5%,与上月持平。其中,食品类、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13%、4.8%,均比1-7月上升0.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CPI上涨4.1、1个百分点,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2-8月各月,我市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累计增长分别为3.8%、4%、4.1%、4.3%、4.8%、5.2%、5.5%,呈持续上涨态势,主要是受输入性通胀及成本上升作用的共同影响。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工业发展速度的“缩减因子”,该价格指数的上升将缩减工业增加值以及GDP实际的增幅;工业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或将经过一段时间传导并影响CPI中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进而加大通胀预期。 

来源:惠州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