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宏观经济

2011年1-6月梅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编辑:hlh

    上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部署,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运行继续向好,全市国民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增长,GDP、工业、农业、投资、消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经济呈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321.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0%,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78亿元,同比增长5.9%,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39.17亿元,同比增长19.1%,拉动GDP增长8.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15.45亿元,同比增长17.8%,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8.56亿元,同比增长12.2%,拉动GDP增长5.0个百分点。
    二是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今年上半年,我市部分地区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但总体上对我市农业影响不大,预计早稻可望丰收。上半年全市农业增加值53.7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2.7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
    三是工业生产发展较快,质、效提高。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4.14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比去年同期高6.5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和6.7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同比增长21.1%,重工业同比增长18.5%。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完成71.26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卷烟、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矿产加工分别为27.07、13.52、9.41、9.35、6.28和5.63亿元,分别增长16.8%、4.9% 、21.7%、22.0%、36.7% 和34.7%。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在20%以上。工业经济效益上升,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实现14.0亿元,增加3.18亿元,同比增长29.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指数238.4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9.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4.1个百分点;工业资产贡献率29.1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09个百分点。
    四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1—6月,固定资产投资(新口径)完成80.3亿元,增长31.3%,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5.7个百分点和12.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完成69.4亿元,同比增长29.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8.9亿元,同比增长31.7%;农村投资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45.5%。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26.4%和71.5%。 
    五是消费需求持续畅旺。今年以来,我市社会消费持续畅旺。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71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132.21亿元,同比增长18.4%;农村56.5亿元,同比增长17.5%。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20.4%、17.9%、32.9%、15.6%。
    六是贸易出口增幅提高。今年上半年,我市贸易出口呈现较快增长。1-6月,全市实现贸易出口总额4.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增幅比1-3月提高9.9个百分点。全市实际利用外资0.32亿美元,同比增长6.1%。
    七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1-6月, 我市市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8527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工薪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9.2%、50.2%、20.4%。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123元, 同比增长17.4%。
    八是财政收入持续大幅增长。在去年全年增长26.6%的基础上,今年1—6月,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实现20.75亿元,增长32.0%,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和6.0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5.37亿元,同比增长30.0%。一般预算财政支出54.43亿元,同比增长32.9%。
    九是金融运行态势平稳,国家货币政策落到实处。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12.91亿元,比年初增长8.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4.73亿元,比年初增长10.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60.98亿元,比年初增长8.9%。其中,短期贷款74.16亿元, 比年初增长7.8%;中长期贷款285.15亿元;比年初增长9.8%全市金融存、贷款处于正常状况,资金供给总体上基本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二、存在问题
    一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一方面表现为近年来投资规模较小,经济发展后劲不强。另一方面,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及其效果不够明显。
    二是工业支柱产业的主导作用有所减弱。1—6月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慢1个百分点。六大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4.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1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生产经营压力加大。一方面,企业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提高,带来企业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为抑制房地产过热和物价上涨过快,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所收紧,全市存、贷款增速同比减少了0.6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长9.8%,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8.1个百分点。
四是物价高位运行,调控压力较大。由于粮食、食用油、猪肉等食品价格和油价上涨,1—6月,我市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4.9%,同比上涨4.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05.78%,同比上涨5.78%。物价高位运行,存在通胀预期,调控压力较大。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全力推动园区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列为全省重点园区为契机,举全市之力,打好“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硬仗,招好商、招大商、引进大项目,积极推动落户项目、已签订合同项目的投资建设进度,尽快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是壮大支柱产业,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着力抓好支柱产业的优化及产能升级,瞄准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新型产业。
    三是关注物价,抑制通胀。着力保持物价的相对平稳,特别是要保障农资供应和价格、群众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相对平稳,抑制通胀。

来源:梅州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