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宏观经济

2011年1-3月茂名市经济运行简况

    今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市经济发展的势头没有减弱,经济运行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开局良好。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发展的势头没有减弱
    1、经济总量持续扩张。一季度,反映我市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指标GDP完成380.84亿元,同比增长10.9%,经济总量居全省地市第8位(和去年底相同),增速排全省第14位,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4个百分点,比湛江和汕头分别高出2.9和1.5个百分点。其中民营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增加值191.42亿元,增长11.9%,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0.3%。
    2、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初步核算,全市第一次产业增加值60.61亿元,增长4.5%;第二次产业增加值140.54亿元,增长10.2%;第三次产业增加值179.68亿元,增长13.4%。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34.5%、59.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3.8和6.4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9.5亿元,增长11.6%,比湛江市高0.8个百分点。
    3、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我市是全省农业大市,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如粮食、水果、肉类的总产量等多年在全省均位居榜首。今年来,我市进一步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狠抓农业生产不放松,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其中水果产量31.1万吨,增长3.0%;肉类产量17.89万吨,增长4.4%;水产品产量19.97万吨,增长3.9%,其中淡水产品产量增长6.2%。
    4、重要工业产品生产明显加快。一季度,全市原油加工量363.5万吨,增长11.7%;乙烯26.9万吨,增长39.6%,初级形态的塑料41.0万吨,增长39.4%;轻革626.1万平方米,增长16.3%;塑料制品1.4万吨,增长140.9%;服装259.7万件,增长106.1%。
    5、骨干工业企业生产势头良好。一季度,全市生产超亿元的工业企业有茂名石化公司、众和化塑公司、实华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其完成工业产值274.1亿元,增长27.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8%。骨干企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拉动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二)经济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
    统计数据表明,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外延动力和内生动力呈现持续扩张的态势,全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
    1、投资力度加大。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7亿元,增长31.2%,增速位居全省第8位。其中地方项目完成投资20.08亿元,增长38.7%,比中央省属项目投资增速快25.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完成投资6.68亿元,同比增长34.4%,高于全市投资增速。部分重点行业投资加快,教育业完成投资增长168.3%,石油加工及化工行业增长145.8%,水利业完成投资增长78.9%;电信业完成投资增长78.3%。
    2、信贷投放规模持续扩张。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89.59亿元,同比增长22.1%。从贷款投向看,短期贷款余额99.79亿元,增长27.6%;中长期贷款余额281.93亿元,增长18.7%。信贷投放规模的持续扩张,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加大。一季度,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2.51亿元,只增长4.7%,而同期在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加大,分别增长25.5%、21.7%、40.4%、31.1%。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夯实了全市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也为落实全市“十件民生实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消费品市场繁荣畅旺。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93亿元,增长15.5%。城镇市场零售额125.70亿元,增长18.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比乡村市场高7.6个百分点。热点商品销售旺盛。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汽车类增长28.6%,家具类增长39.5%,金银珠宝类增长49.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5.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1.6%。
    5、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74亿元,增长44.3%,施工面积554.38万平方米,增长58.1%;销售面积27.5万平方米,增长73.2%。
    6、全社会用电量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6.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其中,工业用电量10.7亿千瓦时,增长13.6%。
    (三)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3亿元,增长36.7%,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4.7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6位。其中来源于税收的收入7.75亿元,增长80.4%,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0.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2、税收收入大幅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税收收入74.86亿元,同比增长41.6%,其中,国税收入64.51亿元,增长41.8%,地税收入10.35亿元,增长40.4%。主体税种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反映工业生产、销售的国内增值税收为17.3亿元,增长140.3%;主要反映服务业发展的营业税收为3.36亿元,增长44.3%。
    3、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一季度,全市工业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98.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3.32亿元,增长28.2%;利税总额47.71亿元,增长33.5%;其中,利润总额14.55亿元,增长112.1%,税金总额33.16亿元,增长14.9%。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30.0%,同比提高61.9个百分点。
    4、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5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134元,增长13.5%。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04.95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17.42亿元,同比增长16.5%。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工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一是工业投资力度弱。一季度完成工业投资7.78亿元,增长0.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7.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总量居全省第21位,增速第18位。二是县域工业弱小。一季度,县域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13亿元,仅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5.8%。县域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有3家,占全市亿元企业数17家的17.6%,实现产值4.0亿元,占全市亿元企业总产值的1.5%。三是产业转移园区未能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目前,全市有3个产业转移园区,入园 规上工业30家,一季度,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8.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3%;实现增加值5.9亿元,仅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6%。
    (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缓慢。据统计,一季度,全市9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总投资9.02亿元,仅完成年度重点项目计划投资的8.5%,落后相对进度16.5个百分点。
    (三)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形势比较严峻。一季度,全市出口总额0.94亿美元,增长9.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8.7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19位。1-3月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2万美元,下降24.4%。
    二、建议
    针对一季度我市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近期着重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强力推动工业发展。要把发展工业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使全市工业尽早走出困境,化危为机,迎头赶上,焕发出新的活力。要狠抓工业项目投资。要真正把投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千方百计扩投资,优化服务促投资,加强监管保投资,真正使工业项目投资提升到新的水平。要加快产业转移园区建设。要继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转移承载能力,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链相关企业向园区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充分发挥产业转移园集群效应。
    (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升级、建设幸福茂名等都需要通过项目建设来实现,项目建设是加快城市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要提升茂名经济的发展水平,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加快全市90项重点项目建设步伐。相关部门要狠抓落实,各尽其责,加强协作,加紧解决未开工的重点项目的立项、征地、拆迁、环评等工作,确保拟开工项目早日动工,在建项目加快推进,竣工项目早日投产,推动项目早日发挥效益。此外,要全力以赴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尽快扭转我市外贸出口下滑、利用外资下降的被动局面。
    (三)强化县域经济的考核。茂名经济的弱势在于县域经济不大不强。当前可考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完善对县域经济发展评价考核,按照做大县域经济总量,做强县域经济的总体思路,对县域经济发展总量、结构、速度、效益、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考核,形成科学有效的考核导向和激励机制,引导和激励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来源:茂名统计信息网

(编辑:h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