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惠州经济延续前三季度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财政、税收、工业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超过25%。对比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增幅继续高位攀升,工业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幅持续回升向好。但外围环境复杂化导致工业生产增幅继续回落, CPI单月涨幅创自2008年7月份以来26个月新高,金融存贷款增速持续放缓等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基本情况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2.5亿元,增长29.4%,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5.8个百分点,比1-9月上升1.2个百分点。
地税收入86.2亿元,增长29.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4.1个百分点,比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国税收入312.2亿元,增长44.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36.7个百分点,比1-9月回落6.6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9.8亿元,增长27.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0.8个百分点,比1-9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7.9亿元,增长16.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比1-9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236.8亿元,增长9.4%,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9.1个百分点,比1-9月上升5.4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214.6亿元,增长53.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63.4个百分点,比1-9月上升2.9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6亿元,增长18.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3.8个百分点,比1-9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1-9月)246.0亿美元,增长25.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34.9个百分点,比1-8月回落3.8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1-9月)144.1亿美元,增长25.6%,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37.2个百分点,比1-8月回落3.1个百分点。
外贸进口(1-9月)101.9亿美元,增长26.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31.6个百分点,比1-8月回落4.7个百分点。
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9月)10.3亿美元,下降2.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比1-8月回落3.1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474.9万平方米,增长21.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75.9个百分点,比1-9月上升1.6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金额228.6亿元,增长36.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3.4个百分点,比1-9月上升1.7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月末1199.4亿元,比年初增长5.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1.8个百分点,比9月末回落1.8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月末1971.7亿元,比年初增长10.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8个百分点,比9月末回落2.5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0元,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比1-9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上涨3.0%,比1-9月上升0.2个百分点,单月同比上涨4.4%。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4.1%,比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单月同比上涨2.8%。
二、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质量良好,财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财政收入略有回升。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持续高位增长,1-3月、1-6月、1-9月的增幅分别为:30.1%、34.3%、28.2%。1-10月,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比1-9月回升1.2个百分点。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7.8%、47.0%和28.7%,均保持25%以上的较快增长,是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稳定因素;契税收入7.8亿元,增长54.5%,比1-9月上升6.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18.3亿元,增长48.5%,增幅比1-9月上升3.5个百分点,这两项收入增幅的高位提升是拉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比1-9月回升的主要因素。
国税增幅回落。1-3月、1-6月、1-9月和1-10月全市国税收入的增幅分别为:118.7%、100.2%、50.8%和44.2%,呈高位大幅回落态势。从项目看,部分石化项目在去年中期投产,造成去年下半年国税收入基数增加是回落的主要原因。分税种看,合计占比71.1%的海关代征税、国内增值税分别增长47.3%、17.2%,增幅比1-9月分别回落5.1和1.2个百分点,是国税收入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地税增幅平稳。1-3月、1-6月1-9月和1-10月全市地税收入的增幅分别为:45.5%、33.8%、29.4%和29.2%,地税收入增幅在前三季度大幅回落后,10月份保持在高位平稳运行的态势。分税种看,合计占地税总额76.5%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分别实现增长27.2%、28.7%、27.4%和70.1%,是地税收入实现高位平稳运行的主要因素。
(二)工业保持较快增长,电子行业略有回升。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9.8亿元,增长27.2%;销售产值3192.3亿元,增长33.1%,产销率为97.4%,比1-9月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外销出口交货值1331.85亿元,增长19.3%;内销1860.45亿元,增长45.1%;内外销比例58.3:41.7。同期,电子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22.5亿元,增长16.8%,增幅在前三季度逐季回落后,增幅比1-9月上升0.6个百分点。
(三)全社会投资小幅回升,工业投资增幅回升超过5个百分点。受省运会场馆等基础设施完成投资影响,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前三季度呈逐季回落的态势,1-3月、1-6月、1-9月的增幅分别为:29%、17.5%、16.5%。1-10月,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8%,比1-9月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36.8亿元,增长9.4%,工业投资增幅在1-9月扭负为正后,再提升5.4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投资高位攀升,商品房销售恢复平稳。
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幅呈现各季高位上行的发展态势,1-3月、1-6月、1-9月和1-10月全市房地产投资的增幅分别为:40%、44.2%、50.4%和53.3%。今年第一、二、三季度当季的成交量分别为:104.7万平方米、137.9万平方米、177.5万平方米,月平均分别为34.9、45.9和59.2万平方米,10月份当月销售面积达54.71万平方米,也较接近前三季度的月平均水平。
(五)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1-10月,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零售额分别增长19%、14.1%,分别比1-9月回落0.5和0.4个百分点。其中,星级酒店营业额11.87亿元,增长27.5%。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0元,增长10.4%,增幅分别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上升0.8和0.3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生产增幅持续回落。1-3月、1-6月、1-9月和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33.3%、33.5%、27.3%和27.2%,增幅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部分大型石化项目在去年中期投产,造成去年下半年工业基数抬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全球经济预期不佳和人民币升值对外销企业造成较大冲击。
(二)CPI同比涨幅创新高。10月,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4%,涨幅创自2008年7月份以来26个月新高,1-10月累计上涨3%。本月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特征依然十分显著,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中,食品类上涨10.5%,居住类上涨5.8%,两者共同上拉总指数4.3个百分点,对总指数上涨的贡献率达97.7%,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三)金融存款减少,货币信贷收紧。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在9月末超过2000亿元后,出现回落,10月末存款额比9月末减少45亿元,增幅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企业人民币存款和居民人民币存款的增幅分别为11.2%和12.8%,比1-9月回落3.9和3.5个百分点。10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额比9月末减少20亿元,增幅回落1.8个百分点。近期央行在金融危机后首次加息,并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信贷进一步收紧对企业的影响需引起高度关注。
来源:惠州统计信息网
(编辑:h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