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惠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和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成效。
1-9月,全市总体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对比上半年,
GDP、财税收入、工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工业投资增幅扭负为正,房地产投资增幅高位攀升,商品房单月销售量创年内新高,消费市场继续升温。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生产继续回落,外需恢复性增速出现回调,
CPI上行压力加大,原油价格上涨可能对石化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1-9月,全市总体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对比上半年,
GDP、财税收入、工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工业投资增幅扭负为正,房地产投资增幅高位攀升,商品房单月销售量创年内新高,消费市场继续升温。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生产继续回落,外需恢复性增速出现回调,
CPI上行压力加大,原油价格上涨可能对石化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基本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
1250.3亿元,增长
18.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8个百分点。
1250.3亿元,增长
18.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8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90亿元,增长
28.2%,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7.3个百分点。
90亿元,增长
28.2%,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7.3个百分点。
地税收入
76.6亿元,增长
29.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9.6个百分点。
76.6亿元,增长
29.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9.6个百分点。
国税收入
278.1亿元,增长
50.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
45.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
49.4个百分点。
278.1亿元,增长
50.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
45.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
49.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75.5亿元,增长
27.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9.7个百分点。
575.5亿元,增长
27.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9.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1-8月)
83.6亿元,增长
31.3%,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0.8个百分点。
1-8月)
83.6亿元,增长
31.3%,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0.8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19.1亿元,增长
16.5%,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7.6个百分点。
619.1亿元,增长
16.5%,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7.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4.3亿元,增长
1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9个百分点。
434.3亿元,增长
1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9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
144.1亿美元,增长
25.6%,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2个百分点。
144.1亿美元,增长
25.6%,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2个百分点。
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10.3亿美元,下降
2.8%,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9个百分点。
10.3亿美元,下降
2.8%,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9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1219亿元,比年初增长
7.5%,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5.3个百分点。
1219亿元,比年初增长
7.5%,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5.3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2016.6亿元,比年初增长
13.4%,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0.2个百分点。
2016.6亿元,比年初增长
13.4%,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0.2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828元,增长
10.1%,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
0.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上升
0.5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7.1%。
17828元,增长
10.1%,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
0.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上升
0.5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7.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上涨
2.8%,涨幅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CPI
)上涨
2.8%,涨幅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PPI
)上涨
4.3%,涨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1个百分点。
PPI
)上涨
4.3%,涨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1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
GDP
增幅继续居全省各市前列。
GDP
增幅继续居全省各市前列。
1-9月,全市完成
GDP 1250.3亿元,增长
18.4%,增幅比上半年回落
0.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各市第
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6.2亿元,增长
4.8%;第二产业增加值
736.2亿元,增长
23.9%;第三产业增加值
437.9亿元,增长
11.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半年提高
2.6个百分点,对
GDP增长的贡献由上半年的
15.9%提升至
20.6%。
GDP 1250.3亿元,增长
18.4%,增幅比上半年回落
0.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各市第
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6.2亿元,增长
4.8%;第二产业增加值
736.2亿元,增长
23.9%;第三产业增加值
437.9亿元,增长
11.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半年提高
2.6个百分点,对
GDP增长的贡献由上半年的
15.9%提升至
20.6%。
(二)经济运行质量良好。
财税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前三季度累计增幅分别为:
30.1%、
34.3%、
28.2%,增幅均保持
25%以上。受去年同期国内增值税收入大幅增加的影响,
1-9月增幅比上半年回落
6.1个百分点。其中,
1-9月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国内增值税分别增长
60.2%、
29%、
12.9%,分别比上半年回落
23、
8、
22.2个百分点,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回落的主要因素。
30.1%、
34.3%、
28.2%,增幅均保持
25%以上。受去年同期国内增值税收入大幅增加的影响,
1-9月增幅比上半年回落
6.1个百分点。其中,
1-9月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国内增值税分别增长
60.2%、
29%、
12.9%,分别比上半年回落
23、
8、
22.2个百分点,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回落的主要因素。
国税收入前三季度累计增幅分别为:
118.7%、
100.2%、
50.8%,增幅呈高位回落态势。
1-9月,全市国税收入增幅比上半年回落
49.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增值税、海关代征税分别增长
18.4%、
52.4%,分别比上半年回落
25.6、
44.9个百分点,合计占比达
72%的国内增值税和海关代征税的大幅回落是国税收入回落的主导因素。
118.7%、
100.2%、
50.8%,增幅呈高位回落态势。
1-9月,全市国税收入增幅比上半年回落
49.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增值税、海关代征税分别增长
18.4%、
52.4%,分别比上半年回落
25.6、
44.9个百分点,合计占比达
72%的国内增值税和海关代征税的大幅回落是国税收入回落的主导因素。
地税收入前三季度累计增幅分别为:
45.5%、
33.8%、
29.4%,保持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
80.6%、
58.8%、
30.2%,呈高位增长态势,是地税收入增幅保持高位增长的主要原因。
45.5%、
33.8%、
29.4%,保持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
80.6%、
58.8%、
30.2%,呈高位增长态势,是地税收入增幅保持高位增长的主要原因。
企业效益继续好转。
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
181.8%,对比
1-5月提高
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83.6亿元,增长
3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比
1-5月收窄
5.5个百分点。
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
181.8%,对比
1-5月提高
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83.6亿元,增长
3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比
1-5月收窄
5.5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828元,增长
10.1%。全市居民存款
1008.8亿元,首次突破
1000亿元大关,比年初增长
16.3%,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增长
8%、
11.1%,增幅在第三季度大幅上升。其中,城镇居民存款
797.9亿元,比年初增长
15.9%;农村居民存款
210.9亿元,比年初增长
17.7%,呈现城乡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17828元,增长
10.1%。全市居民存款
1008.8亿元,首次突破
1000亿元大关,比年初增长
16.3%,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增长
8%、
11.1%,增幅在第三季度大幅上升。其中,城镇居民存款
797.9亿元,比年初增长
15.9%;农村居民存款
210.9亿元,比年初增长
17.7%,呈现城乡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三)内销市场继续升温。
消费市场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季度累计增幅分别为:
17.2%、
17.8%和
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呈现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其中,占限额以上零售业比重超过
50%的机动车燃油销售企业完成零售额
62.8亿元,增长
38.7%,前三季度的零售额已经超过
2008年(
51.9亿元)和
2009年(
49.8亿元)的全年零售额。机动车燃油销售企业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二是中海油的快速布点扩张。同期,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完成零售额
29.4亿元,增长
32.9%,零售额大幅超过
2009年全年的
17.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销售超过亿元的企业扩大至
9家,比
2009年增加
4家。
17.2%、
17.8%和
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呈现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其中,占限额以上零售业比重超过
50%的机动车燃油销售企业完成零售额
62.8亿元,增长
38.7%,前三季度的零售额已经超过
2008年(
51.9亿元)和
2009年(
49.8亿元)的全年零售额。机动车燃油销售企业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二是中海油的快速布点扩张。同期,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完成零售额
29.4亿元,增长
32.9%,零售额大幅超过
2009年全年的
17.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销售超过亿元的企业扩大至
9家,比
2009年增加
4家。
商品房单月销量创年内新高。
3-9月全市商品房单月销售面积分别为:
62.29、
37.73、
45.21、
54.99、
34.4、
50.24、
92.8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在
7月下降至今年销售低谷后开始反弹,
9月更是回升至
90万平方米以上,创下年内销售单月销售新高。
1-9月,
14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销售完成销售面积
139.
9万平方米,比上半年增加
66.
2万平方米,是拉动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的主要因素。
3-9月全市商品房单月销售面积分别为:
62.29、
37.73、
45.21、
54.99、
34.4、
50.24、
92.8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在
7月下降至今年销售低谷后开始反弹,
9月更是回升至
90万平方米以上,创下年内销售单月销售新高。
1-9月,
14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销售完成销售面积
139.
9万平方米,比上半年增加
66.
2万平方米,是拉动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的主要因素。
内销比重大幅高于外销。全市销售产值
2811.3亿元,增长
33.9%,其中外销出口交货值
1177.1亿元,增长
16.8%;内销
1634.1亿元,增长
49.7%。内外销比例
58.1:
41.9,内销比重高于外销
16.2个百分点。
2811.3亿元,增长
33.9%,其中外销出口交货值
1177.1亿元,增长
16.8%;内销
1634.1亿元,增长
49.7%。内外销比例
58.1:
41.9,内销比重高于外销
16.2个百分点。
(四)经济发展动力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止滑回升,工业投资增幅扭负为正。
1-9月,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19.1亿元,增长
16.5%,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增幅分别为:
29%、
17.5%,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半年大幅下降后,逐步企稳回升,
1-9月的增幅比
1-8月回升
2.1个百分点。工业完成投资
206.2亿元,增长
4%,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增幅分别为:
-3.2%、
-4%,三季度工业投资进度开始加快,扭转负增长的局面。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411.8亿元,增长
28.4%。其中,房地产投资
191.6亿元,增长
50.4%,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增幅分别为:
40%、
44.2%,房地产投资增幅呈高位攀升的发展态势。
1-9月,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19.1亿元,增长
16.5%,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增幅分别为:
29%、
17.5%,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半年大幅下降后,逐步企稳回升,
1-9月的增幅比
1-8月回升
2.1个百分点。工业完成投资
206.2亿元,增长
4%,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增幅分别为:
-3.2%、
-4%,三季度工业投资进度开始加快,扭转负增长的局面。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411.8亿元,增长
28.4%。其中,房地产投资
191.6亿元,增长
50.4%,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增幅分别为:
40%、
44.2%,房地产投资增幅呈高位攀升的发展态势。
金融存款首破
2000
亿元,贷款增幅保持平稳。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2016.6亿元,首次突破
2000亿元大关,
3月、
6月、
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
8.5%、
11.2%和
13.4%,呈现逐季提升的良好态势。金融本外币贷款
1219亿元,增长
7.5%,
3月、
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
3.5%、
7.1%,金融贷款增幅保持平稳。
2000
亿元,贷款增幅保持平稳。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2016.6亿元,首次突破
2000亿元大关,
3月、
6月、
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
8.5%、
11.2%和
13.4%,呈现逐季提升的良好态势。金融本外币贷款
1219亿元,增长
7.5%,
3月、
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
3.5%、
7.1%,金融贷款增幅保持平稳。
先进制造业快速增长。
1-9月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381.23亿元,增长
36.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66.2%,先进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高达
82.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
29.7个百分点。
1-9月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381.23亿元,增长
36.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66.2%,先进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高达
82.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
29.7个百分点。
电子行业增幅提升。电子行业完成增加值
193.8亿元,增长
16.2%,一季度、上半年、
1-7月和
1-8月的增幅分别为:
24.4%、
20.2%、
16.7%和
15.8%,增幅在上半年出现较大回落后,第三季度有所回升。
193.8亿元,增长
16.2%,一季度、上半年、
1-7月和
1-8月的增幅分别为:
24.4%、
20.2%、
16.7%和
15.8%,增幅在上半年出现较大回落后,第三季度有所回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生产增幅回落。今年以来,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呈逐步回落态势,从
1-2月的
65.4%回落到
1-9月的
27.3%。造成工业增速大幅回落的原因,除对比基数增大影响外,部分企业生产减速是另一影响因素。
1-2月的
65.4%回落到
1-9月的
27.3%。造成工业增速大幅回落的原因,除对比基数增大影响外,部分企业生产减速是另一影响因素。
部分石化企业基数加大和产品价格走低影响,增速回落。
1-9月,部分石化企业产值增速在去年基数增大的情况下,增速同比有所回落。另外,产品价格下降也是导致产值下降增速回落的原因。据企业反映,因受市场和全球经济预期不佳的影响,芳烃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加上外围经济环境不佳,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产能释放,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压产和减少订单。
1-9月,部分石化企业产值增速在去年基数增大的情况下,增速同比有所回落。另外,产品价格下降也是导致产值下降增速回落的原因。据企业反映,因受市场和全球经济预期不佳的影响,芳烃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加上外围经济环境不佳,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产能释放,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压产和减少订单。
部分规模较大的电子企业生产下降。
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
10亿元以上且下降的企业有
6家,完成增加值
30.76亿元,增长
4.4%,拉低全市增幅
3.7个百分点。这些大企业生产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预期不佳,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大部分电子(家电)企业谨慎观望,采取限产销库存的方式经营。另外,为减少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外资工业企业把部分订单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使在惠企业的产值比预期目标减少。
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
10亿元以上且下降的企业有
6家,完成增加值
30.76亿元,增长
4.4%,拉低全市增幅
3.7个百分点。这些大企业生产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预期不佳,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大部分电子(家电)企业谨慎观望,采取限产销库存的方式经营。另外,为减少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外资工业企业把部分订单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使在惠企业的产值比预期目标减少。
(二)
房地产市场走势不明朗。
3月起全市商品房各月销售面积逐步回落,
8、
9月份惠州房地产市场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
9月底,国家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一线城市纷纷出台限购令等更为严厉政策措施,房地产市场四季度走势不明。
1-9月,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
8.1%,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约
1个百分点。如果全年房地产业销售低迷,将对全市第三产业的增幅乃至对全市
GDP的整体增幅产生较大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走势不明朗。
3月起全市商品房各月销售面积逐步回落,
8、
9月份惠州房地产市场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
9月底,国家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一线城市纷纷出台限购令等更为严厉政策措施,房地产市场四季度走势不明。
1-9月,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
8.1%,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约
1个百分点。如果全年房地产业销售低迷,将对全市第三产业的增幅乃至对全市
GDP的整体增幅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
外需恢复性增速有所回落。
1-9月外贸出口增长
25.6%,比上半年回落
2.9个百分点。同期,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2.8%,增幅比上半年回落
3.9个百分点。
外需恢复性增速有所回落。
1-9月外贸出口增长
25.6%,比上半年回落
2.9个百分点。同期,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2.8%,增幅比上半年回落
3.9个百分点。
(四)食品类价格引领CPI继续上扬。前三季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分别为:
2.1%、
2.5%、
2.8%,物价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其中,
1-9月食品类价格上涨
5.1%,比上半年大幅上升
1.4个百分点,是
CPI继续上扬的主导因素。
2.1%、
2.5%、
2.8%,物价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其中,
1-9月食品类价格上涨
5.1%,比上半年大幅上升
1.4个百分点,是
CPI继续上扬的主导因素。
四、全年走势判断
根据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结合国内外经济环境,受各种复杂因素和全年同期基数的影响,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将可能在高位继续小幅回落,总体上呈现“前高后稳”的运行格局,经济积极向好、快速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经济运行质量良好的态势将继续延续。
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
积极因素主要有:
一是国内需求保持旺盛,全社会投资将保持适度较快的增长势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将进一步加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强;
二是高成长行业发展较快,如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三
是平海电厂、科锐等大项目投产,将为后续增长提供动力。
积极因素主要有:
一是国内需求保持旺盛,全社会投资将保持适度较快的增长势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将进一步加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强;
二是高成长行业发展较快,如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三
是平海电厂、科锐等大项目投产,将为后续增长提供动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外形势,
不确定因素和不利因素可能制约惠州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一是房地产政策的走向。4月,国家出台了较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致使惠州的商品房销售量大幅下降。9月底国家又出台了新一轮调控政策,10月20日央行提高存贷款利率,加上接下来可能推行的房产物业税等新政也必将对惠州的房地产业和整体经济产生影响。
二是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较大。惠州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会对企业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部分企业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较为强烈,出现有订单不敢接的情况。
三是国外经济形势仍然较为严峻。美国经济增长比预期缓慢,欧洲债务危机,外国的贸易保护抬头等外围因素均可能对惠州经济产生影响。
四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大增。今年以来,石油、铜、钢材等大宗商品以及粮食价格持续上涨,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增。特别要关注的是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对惠州石化企业产生较大影响。
不确定因素和不利因素可能制约惠州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一是房地产政策的走向。4月,国家出台了较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致使惠州的商品房销售量大幅下降。9月底国家又出台了新一轮调控政策,10月20日央行提高存贷款利率,加上接下来可能推行的房产物业税等新政也必将对惠州的房地产业和整体经济产生影响。
二是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较大。惠州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会对企业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部分企业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较为强烈,出现有订单不敢接的情况。
三是国外经济形势仍然较为严峻。美国经济增长比预期缓慢,欧洲债务危机,外国的贸易保护抬头等外围因素均可能对惠州经济产生影响。
四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大增。今年以来,石油、铜、钢材等大宗商品以及粮食价格持续上涨,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增。特别要关注的是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对惠州石化企业产生较大影响。
来源:惠州统计信息网
(编辑:h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