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全市国民经济运行良好,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内需规模明显扩大、外需快速扩张、财税大幅增收、金融形势稳健,但区域工业发展不平衡、工业投资持续萎缩等问题亟需关注。
㈠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主要工业产品普遍增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7.10亿元,同比增长31.8%,实现工业增加值44.47亿元,同比增长22.4%,增幅同比分别加快33.0和21.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超过三分之二实现增产,其中发电量、软饮料、化学纤维、化学原料药、塑料制品、瓷质砖、金属模具和眼镜成镜等产品增速均超过30%,同比分别增长3.63倍、30.8%、64.4%、43.2%、41.5%、33.4%、43.6%和39.2%。
㈡区域工业全面提速,但发展不平衡。全市七个统计地域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处在4.8%~54.2%之间,地区工业增速差距达49.4个百分点,同比扩大17.5个百分点。发展最快的是源城区,同比增长54.2%,增速同比加快31.9个百分点, 最慢的是连平县,同比增长4.8%,增速同比加快14.4个百分点。其他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依次为: 市直42.3%、紫金县24.1%、和平县14.2%、龙川县9.0%及东源县6.7%,增速同比分别加快45.2、30.5、4.9、4.8和4.3个百分点。
㈢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第三产业投资成唯一亮点。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3.14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同比提高15.0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完成城镇投资26.87亿元,同比增长11.1%;完成农村投资11.95亿元,同比增长10.5%。分产业看,完成第一产业投资0.71亿元,同比下降37.7%;完成工业投资8.95亿元,同比下降57.3%,增幅同比回落61.2个百分点;完成第三产业投资33.48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77.6%,同比增长63.5%,增幅比全部
投资快50.6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较快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32亿元,同比增长32.8%。
㈣消费需求畅旺,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57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幅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1-4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同比上涨3.5%,价格形势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从结构上看,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五升三降”的格局,其中:居住类上涨12.3%、食品类上涨5.1%、衣着类上涨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0.8%、烟酒及用品上涨0.7%。居住、食品类价格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分别拉动总水平上涨2.05和1.75个百分点。
㈤财政持续增收,国地税收强劲回升。全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同比由负转正提高37.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24.74亿元,同比增支14.3%。国、地税完成总税收12.80亿元,同比增长36.1 %,增幅同比由负转正提高56.2个百分点。
全市各县的财政收入综合增长率,在全省67县(市)的排位有所靠前,但差距明显: 排位最前的是龙川县(76.37%)第9位,排位最后的是连平县(-4.83%)第66位,增幅差距达81.2个百分点,排位差距57位,其余各县分别为:东源县(49.76%)第22位、紫金县(33.61%)第38位、和平县(26.83%)第49位,与上年同期排位对比,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和平县分别前移43、30、20和14位,连平县则后移2位。
㈥金融运行态势良好,信贷投放平稳增长。至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0.17亿元,比年初增加40.59亿元,增长9.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0.27亿元,比年初增加26.66亿,增长10.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9.93亿元,比年初增加25.67亿元,增长8.7%。
来源:河源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