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惠州经济继续处于高位运行,主要指标增幅对比一季度呈基本企稳态势。但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走势需引起关注。
一、基本情况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6.4亿元,增长
28.5%,比上年同期上升
23.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1.6个百分点。
36.4亿元,增长
28.5%,比上年同期上升
23.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1.6个百分点。
地税收入
33.5亿元,增长
37.1%,比上年同期上升
42.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8.4个百分点。
33.5亿元,增长
37.1%,比上年同期上升
42.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8.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24亿元,增长
32.7%,比上年同期上升
2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0.6个百分点。
224亿元,增长
32.7%,比上年同期上升
2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0.6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27.6亿元,增长
24.8%,比上年同期上升
1.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4.2个百分点。
227.6亿元,增长
24.8%,比上年同期上升
1.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4.2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8.5亿元,增长
17.3%,比上年同期上升
5.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
0.1个百分点。
178.5亿元,增长
17.3%,比上年同期上升
5.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
0.1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
1-3月)
37.7亿美元,增长
25.2%,比上年同期上升
37.4个百分点,比
1-2月上升
2.2个百分点。
1-3月)
37.7亿美元,增长
25.2%,比上年同期上升
37.4个百分点,比
1-2月上升
2.2个百分点。
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1-3月)
3亿美元,增长
21.7%,比上年同期回落
6.7个百分点,比
1-2月上升
38.6个百分点。
1-3月)
3亿美元,增长
21.7%,比上年同期回落
6.7个百分点,比
1-2月上升
38.6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
68.6亿元,增长
66.7%,比上年同期上升
87.4%,比一季度上升
26.7个百分点。
68.6亿元,增长
66.7%,比上年同期上升
87.4%,比一季度上升
26.7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
142.
4万平方米,增长
44.8%,比上年同期回落
13.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32.6个百分点。
142.
4万平方米,增长
44.8%,比上年同期回落
13.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32.6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金额
61.4亿元,增长
49.6%,比上年同期回落
2.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34.1个百分点。
61.4亿元,增长
49.6%,比上年同期回落
2.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34.1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4月末
1192.2亿元,比年初增长
5.1%,比上年同期回落
15.4个百分点,比
3月末上升
1.6个百分点。
4月末
1192.2亿元,比年初增长
5.1%,比上年同期回落
15.4个百分点,比
3月末上升
1.6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4月末
1907.2亿元,比年初增长
7.2%,比上年同期回落
3.9个百分点,比
3月末回落
1.3个百分点。
4月末
1907.2亿元,比年初增长
7.2%,比上年同期回落
3.9个百分点,比
3月末回落
1.3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596元,增长
8.7%,比上年同期回落
1.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
0.3个百分点。
8596元,增长
8.7%,比上年同期回落
1.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
0.3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4月累计上升
2.2%,单月同比上升
2.8%。
4月累计上升
2.2%,单月同比上升
2.8%。
二、主要特点和因素分析
(一)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石化产业规模首次跃居龙头地位。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224亿元,增长
32.7%,增幅继续居珠三角首位、全省第
2位。工业增速在一季度大幅回落后,
1-4月呈企稳态势,并继续保持
30%以上增幅。其中,电子产业实现增加值
78.2亿元,增长
24.9%,增幅同比上升
18.8个百分点;石油化工产业实现增加值
87.6亿元,增长
75.2 %,增幅同比上升
71.1个百分点。石化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39.1%,比上年末提高
10.4个百分点,石化产业规模首次超过电子产业
。
224亿元,增长
32.7%,增幅继续居珠三角首位、全省第
2位。工业增速在一季度大幅回落后,
1-4月呈企稳态势,并继续保持
30%以上增幅。其中,电子产业实现增加值
78.2亿元,增长
24.9%,增幅同比上升
18.8个百分点;石油化工产业实现增加值
87.6亿元,增长
75.2 %,增幅同比上升
71.1个百分点。石化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39.1%,比上年末提高
10.4个百分点,石化产业规模首次超过电子产业
。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是主动力。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27.6亿元,增长
24.8%,增幅对比一季度(
29%)呈基本稳定态势。其中,工业投资完成
77.9亿元,下降
0.3%,趋向增长;第三产业投资完成
149.5亿元,增长
45.8%,增幅对比一季度(
45.5%)保持基本稳定。
227.6亿元,增长
24.8%,增幅对比一季度(
29%)呈基本稳定态势。其中,工业投资完成
77.9亿元,下降
0.3%,趋向增长;第三产业投资完成
149.5亿元,增长
45.8%,增幅对比一季度(
45.5%)保持基本稳定。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68.6亿元,占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达
45.9%,同比上升
2.8个百分点;增长
66.7%,成为拉动第三产业乃至总体投资增长的主导因素。
68.6亿元,占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达
45.9%,同比上升
2.8个百分点;增长
66.7%,成为拉动第三产业乃至总体投资增长的主导因素。
(三)商品零售市场继续升温。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8.5亿元,增长
17.3%,对比一季度上升
0.1个百分点。其中,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18%、
13.6%。今年以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以及“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拉动农村消费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城乡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178.5亿元,增长
17.3%,对比一季度上升
0.1个百分点。其中,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18%、
13.6%。今年以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以及“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拉动农村消费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城乡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四)对外贸易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
66.6亿美元,增长
33.2%。其中,出口
37.7亿美元,增长
25.2%;进口
28.8亿美元,增长
45.5%。这三项指标中,除了进口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50.9%)外,进出口和出口增幅均高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
32.7%和
21.2%)。从出口总量看,对比
2008年一季度出口总额的
34.4亿美元,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市出口规模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回升是主导因素。一季度,全市机电产品出口
29.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
77.8%,增长
22.5%。
66.6亿美元,增长
33.2%。其中,出口
37.7亿美元,增长
25.2%;进口
28.8亿美元,增长
45.5%。这三项指标中,除了进口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50.9%)外,进出口和出口增幅均高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
32.7%和
21.2%)。从出口总量看,对比
2008年一季度出口总额的
34.4亿美元,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市出口规模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回升是主导因素。一季度,全市机电产品出口
29.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
77.8%,增长
22.5%。
(五)财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6.4亿元,增长
28.5%。主要的拉动因素是税收收入
30.9亿元,增长
29.7 %。其中,在总体经济形势向好特别是在中海炼油大项目效应的带动下,国内增值税和营业税合计占财政收入比重达
43.1%,增长
37.9%。
国税收入
120.1亿元,增长
104.4%,增长因素主要是受出口大幅回升影响,占比
40.6%的海关代征税增长
86.5%;
地税收入
33.5亿元,增长
37.1%,增长因素主要是占比达
45.3%的营业税增长
42.4%。
36.4亿元,增长
28.5%。主要的拉动因素是税收收入
30.9亿元,增长
29.7 %。其中,在总体经济形势向好特别是在中海炼油大项目效应的带动下,国内增值税和营业税合计占财政收入比重达
43.1%,增长
37.9%。
国税收入
120.1亿元,增长
104.4%,增长因素主要是受出口大幅回升影响,占比
40.6%的海关代征税增长
86.5%;
地税收入
33.5亿元,增长
37.1%,增长因素主要是占比达
45.3%的营业税增长
42.4%。
这三项指标增幅对比一季度虽然回落态势,但仍然处于高位运行。
(六)物价水平总体温和上扬。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2%,比上年同期上升
2.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
0.1个百分点。在调查的八大类消费品(服务项目)价格中,单月环比价格指数呈“四升二降二持平”的运行态势。其中,居住类上升
1.5%、交通和通信类上升
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
0.2%、烟酒及用品类上升
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
0.4%、食品类下降
0.3%;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持平。
102.2%,比上年同期上升
2.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
0.1个百分点。在调查的八大类消费品(服务项目)价格中,单月环比价格指数呈“四升二降二持平”的运行态势。其中,居住类上升
1.5%、交通和通信类上升
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
0.2%、烟酒及用品类上升
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
0.4%、食品类下降
0.3%;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持平。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政策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
一是
2010年以来,央行已经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有收紧迹象。二是受国内出口形势好转、美元走弱和美国政府连续施压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三是贸易保护和摩擦加剧,国内在应对贸易摩擦和维护贸易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四是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2010年以来,央行已经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有收紧迹象。二是受国内出口形势好转、美元走弱和美国政府连续施压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三是贸易保护和摩擦加剧,国内在应对贸易摩擦和维护贸易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四是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二)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回落。
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
44.8%,比一季度回落
32.6个百分点,增幅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
2009年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
27.4%,
1-4月增幅达
57.9%,比一季度增幅高出
30.5个百分点。此外,国家最严厉限制炒房的新政效应将逐步显现,部分购房者选择暂时观望,预计对后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产生一定的影响。商品房销售的大幅回落将对惠州房地产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与之密切相关的金融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行业。
44.8%,比一季度回落
32.6个百分点,增幅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
2009年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
27.4%,
1-4月增幅达
57.9%,比一季度增幅高出
30.5个百分点。此外,国家最严厉限制炒房的新政效应将逐步显现,部分购房者选择暂时观望,预计对后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产生一定的影响。商品房销售的大幅回落将对惠州房地产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与之密切相关的金融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行业。
(三)新增金融贷款同比大幅减少。
4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994.8亿元,比年初增加
69.9亿元,对比上年同期少增
74.2亿元,新增贷款量下降
51.5%,呈现大幅减少的态势。
994.8亿元,比年初增加
69.9亿元,对比上年同期少增
74.2亿元,新增贷款量下降
51.5%,呈现大幅减少的态势。
(四)通胀预期有所增强。
1-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比一季度上涨
0.1个百分点,总体呈温和上行,但
4月单月的同比涨幅达
2.8%,已接近
3%的警戒线。同期,由于矿产品、有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价格连续上涨,加上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PPI)上涨
4.7%。当前,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倒挂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CPI)比一季度上涨
0.1个百分点,总体呈温和上行,但
4月单月的同比涨幅达
2.8%,已接近
3%的警戒线。同期,由于矿产品、有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价格连续上涨,加上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PPI)上涨
4.7%。当前,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倒挂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来源:惠州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