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宏观经济

2010年一季度清远市经济运行简况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向好,以及“一揽子政策”效应的不断显现,今年一季度我市经济顺延上年底的走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经济发展呈现积极变化: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房屋销售依然畅旺、财政收入高位运行、投资和消费稳步增长,外贸出口加速恢复,总体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一、运行情况
    经省核定,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5.2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05.2亿元,增长27.4%;第三产业增加值61.1亿元,增长7.0%。
    去年一季度我市GDP增速由2008年的18.5%滑落到最低点12.5%,然后缓慢回升,到下半年回升速度加快,一路领跑全省。今年一季度增速比全省高出4.7个百分点。

    具体运行情况如下: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9.7亿元,同比增长31.5%,增幅同比加快17.7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0.1亿元,增长40.1%,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12.0个百分点。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9.6亿元,增长27.8%,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19.5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生产恢复加快,完成工业品出口交货值53.6亿元,增长36.3%;完成增加值47.9亿元,增长27.1%。从34个主要行业来看,近90%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幅较大的行业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加工业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等分别增长2.9倍、1.0倍、82.4%和76.7%。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促进了产品销售和用电量的增加。其中一季度产品销售产值400.6亿元,增长49.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18.8亿千瓦时,增长31.4%。
   (二)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高。突出表现在工业企业利润成倍增长和财税收入增速高位运行两个方面。2月底,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亿元,扭亏增盈5.3亿元。利润增幅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化学制品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矿采选、电力生产和供应等行业增幅都在7倍以上,非金属矿采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食品制造等行业增幅都在1倍以上。还有,部分行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由去年同期亏损72万元扭转为盈利1.7亿元,有色金属加工业从亏损2496万元扭转为盈利2244万元。经济发展的加快以及企业效益的好转,为财税增收提供了良好基础。一季度,来源于清远的财政总收入达29.1亿元,同比增长46.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6亿元,增长3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7%)2.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9亿元,同比增长65.4%。
   (三)投资和消费稳步增长。今年以来,我市的投资和消费两大需求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水平,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2亿元,比增长22.5%。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明显加快,其中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34.3%和55.2%。民营经济投资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完成投资57.5亿元,增长35.0%。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广清高速扩建清远段、广乐高速、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0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70.7亿元,增长14.3%;住宿餐饮业完成零售额8.3亿元,增长19.3%。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城镇完成零售额60.0亿元,增长15.2%;农村完成零售额19.0亿元,增长13.4%。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中, 家具类零售额增长5.0倍,金银珠宝类增长1.2倍,汽车类增长87.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5%。
市场物价呈现上扬态势。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升3.8%。在八大类商品中,呈现“六升二降”,其中娱乐教育上升8.5%,食品类价格上升6.4%,居住类商品上升2.6%,而衣着类和交通通讯却分别下降5.1%和0.1%。
   (四)房屋销售依然畅旺。在去年大幅飙升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商品房销售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一季度全市商品房屋销售面积57.8万平方米,增长47.2%;销售额23.4亿元,增长1.2倍。商品房销售强劲,也促进了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一季度,房地产行业完成增加值7.5亿,同比增长15.8%。
   (五)外贸出口加速恢复。从去年下半年起,我市外贸企业逐渐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商品总额止跌企稳,回升速度不断加快。今年一季度,全市外贸出口总额完成4.1亿美元,同比增加1.8亿美元,增长80.1%。其中出口产品增幅较大的有:机电产品增长1.0倍,高新技术产品增长96.5%,鞋类和服装分别增长29.4%和9.5%。
   (六)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生产开局良好,春耕春种进展顺利,农业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种植业发展加快,水果种植面积达到91万亩,产量24.8万吨,分别增长5.0%和31.1%。畜牧业发展势头迅猛,生猪出栏量70.4万头,同比增长31.5%;家禽出栏量1455万只,增长7.3%;肉类7.1万吨,增长22.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9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增加值18.9亿元,同比增长6.4%。
   (七)民生继续得到改善。今年我市继续加大对住房保障、教育、环保等公共服务支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一季度,全市财政用于住房保障方面的支出额1334万元,同比增长189.6倍,用于交通和环保等方面的支出分别增长2.9倍和57.0%。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0元,增加462元,增长11.6%,比上年同期提升了2.4个百分点。
    此外,信贷投放有所回落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2.2亿元,比年初增加31.5亿元,增长7.5%,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25.3亿元,增长6.9%,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91.4亿元,比年初增加69.5亿元,增长8.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6.9亿元,比年初增加40.3亿元,增长8.1%。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虽然实现开门红,但也有不少是恢复性增长的结果,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和困难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今年一季度我市经济增速仍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显得非常疲弱。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仅增长7.0%,同比回落了7.5个百分点。与全国正在加大力度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是基本建设投资进展不前。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26.1亿元,同比下降4.2%,其中交通邮电通讯业投资下降1.7%。其主要原因是上年底武广铁路(清远段)、清连高速(连州段)等一些工程项目已经完工,而今年同期仍未有大的项目来弥补这个缺口。截止3月底新增项目又减少了4.5%。广清城际轻轨、飞来湖等工程又未按计划动工。
   三是招商引资开局不畅。一季度全市实际吸收外资金额10023万美元,同比下降9.4%。虽然吸收外资新签项目比上年同期多1个,但新签项目规模偏小,吸收外资金额比上年减少1036万美元。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吸收外资金额减少269万美元,下降72.9%;外资企业减少767万美元,下降7.2%。
   四是物价上涨过快。一季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3.8%,高于全国(2.2%)和全省(1.9%)的平均水平。尤其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类价格上升6.4%,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3个和3.1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7%,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3.5个和5.5个百分点。
 
三、几点建议
    为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抓提速、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鉴于我市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建议着重抓紧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调结构。花大力气发展第三产业。要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加快物流业发展。大力发展面向珠三角的高端会展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实现拉动经济增长由二产为主向二、三产业并重转变。
   二是抓投入。积极围绕把我市建设大广州卫星城、环珠三角高端产业成长新区、华南休闲宜居名城为目标,加大交通邮电通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对今年新安排的88个重点项目中零进度项目,要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对已开工的前期十大类重点项目要加快建设步伐。同时,要积极争取清远核电项目上马,通过扩大投资需求来增强发展后劲。
   三是促消费。加快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消费环境,继续做好“家电下乡”和“农机下乡”工作,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稳定发展住房消费,着力发展服务消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促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四是抓引资。要切实加快四大工业园区(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园、民族工业园、华侨工业园)建设步伐,尽快完善工业园配套设施。充分利用现代化园区,采取灵活多样招商方式,围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社会事业、城市建设等项目重点招商,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控物价。加强对粮食、猪肉、食用油、化肥等重点品种价格变动趋势的跟踪监测,关注医疗、药品、教育、住房等民生价格问题,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力争使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之内(政府预期目标),为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来源:清远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