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上市企业

2018年1-7月惠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今年以来,惠州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经济呈现平稳发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所提升。经济运行情况如下。

(一)工业生产增速小幅回落。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半年分别回落0.3、0.5个百分点。从三大支柱行业看,石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石化产业增长33.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半年分别上升29.4、4个百分点。汽车产业较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汽车产业增长14%,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0.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增幅继续回落。电子行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半年分别回落2.8、1.3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升。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一是工业投资降幅收窄。1-7月,工业投资下降6.5%,降幅分别比1-6月、上年同期收窄4.1和4.6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半年、上年同期回落3.5、14.2个百分点。三是基础设施投资有所回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1%,分别比1-6月、上年同期回落8.5、48.5个百分点。

(三)市场消费总体平稳。1-7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比上半年上升0.3个百分点、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额增长7.4%,增幅比上半年上升0.2个百分点;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1.8%,分别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上升0.5、0.9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6.4%,增幅分别比上半年、上年同期回落0.2、3.9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长7.2%,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

(四)税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7月,我市税收总额707.12亿元,增长26.2%,比上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其中国内税收556.98亿元,增长18.8%;国内增值税225.4亿元,增长11.9%;企业所得税144.02亿元,增长11.8%;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分别增长63.0%、63.4%、23.0%。1-7月,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97亿元,增长4.0%,其中税收收入167.48亿元,增长18.8%,增幅超过财政收入14.8个百分点。

(五)金融存贷款增幅持续上升。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948.58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比6月末上升3.3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2281.57亿元,增长8.1%,比6月末上升0.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556.22亿元,同比增长18.8%,增幅比6月末上升1.6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3743.83亿元,增长24.4%,增幅与6月末持平,其中个人住房贷款2436.9亿元,增长27.8%,增幅比6月末上升0.1个百分点;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新增各项贷款比重为65.9%,比6月末回落0.8个百分点。

(六)用电量较快增长。1-7月,全市用电量230.58亿千瓦·时,增长16.5%,增幅比上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呈平稳发展趋势。其中工业用电量164.10亿千瓦·时,增长16.9%,增速居全省第1位,增幅高于全市用电量0.4个百分点。工业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1.2%,比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

(七)物价保持稳定。1-7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半年分别下降0.4、0.1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累计同比上涨1.6%,涨幅与上半年持平。从八大类构成看,除衣着类上涨4.5%,上涨幅度较大,其余7类均呈温和上涨趋势:医疗保健类上涨2.7%;食品烟酒类上涨1.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6%;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4%;居住类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3%。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4个百分点。

 

注: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统计执法、数据审核加强对企业基期和报告期指标的影响;三是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后,一些企业将部分服务业经营活动剥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