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以2017年为元年,中国的商业将步入万象更新的阶段,建设与破坏必定同在。
商务部年初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商贸流通业实现增加值9 .6万亿元,增长6 .8%,可见,这一行业的发展依然有坚实的基础及美好的前景。另外,这个行业的革新也在加快,“新零售”已经越来越具象,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广州这个千年商都,其本土商业在新的一年里,又将如何迎战新的市场变化和行业竞争呢?商业企业就像无数个细胞组成了整个商业环境,因此,本报将对广州本土商业代表进行系列高层访谈,从他们的发展规划中窥探广州商业今年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向。
对2017年的工作安排,广州友谊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江国源表示,那就是“聚精会神做好百货主业的转型升级”。他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说,在整个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去年四季度,广州友谊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其中,名表、化妆品、超市、家电及男女装等品类销售表现良好。
环市东路商圈不做新“天河”
在谈到今年的发展计划时,江国源将“差异化”摆在了最前面。他表示,友谊下一步怎么走,不可能参照天河商圈去做,环市东也不可能做成第二个“天河”。“与天河商圈的年轻和 高大上全 相比,环市东路商圈的优势在于历史人文底蕴,而正是这种底蕴打造了有品质、有品位、有信赖、有故事、有情怀的广州友谊独特的商业特质。”
广州友谊环东店有39年的历史,而广州友谊商店也将在2019年迎来60岁大寿。可以说,它的发展,见证了广州商业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在市民心中,在中高端人群中,广州友谊始终是本土商业的一面旗帜。我们有十几万一直信赖支持我们的客人,包括上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成熟客人、对品质生活有较高追求的新生代客人,也包括港澳台胞及海外侨胞。”
结合商圈升级打造品质生活
江国源在问及广州友谊未来的发展计划时说:“高端百货的定位不变,但又不仅仅是卖东西,而是强调全品质生活服务、双线融合、实现商圈互动及跨界合作。”广州友谊将打破商店物理围墙,和商圈伙伴包括丽柏广场以及周边的星级酒店共同携手打造广州市的品质商圈,打造品质生活。
其实近几年,越秀区也高度重视对环市东总部商圈的改造提升。在2016年提交给区人大会议审议的《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越秀区要将环市东商圈打造成为都会级商圈以及品质城市示范区。
“品质”正是广州友谊品牌的特质。“友谊一直都讲口碑、重品牌,包括进口产品都是我们先引入经营的。近年来,实体商业在回归零售本质,强调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和体验。广州友谊也在回归。”江国源表示,最近他见了一些供应商朋友和VIP熟客,他们对友谊都寄予厚望。“大家认为环市东商圈氛围很好,有一种很从容、很舒服、慢生活的特质,完全有可能再上一个台阶。”江国源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友谊将配合区里的一些微改造,比如优化道路交通设计,改造人文气氛、绿化景观,进一步提升商圈“颜值”、汇聚“人气”。
“新零售”方面继续加大投入
新事物的产生,是否意味着对旧事物的颠覆和取代?江国源表示,实体和电商,各有各的优势和生存空间。最好的状态是做好自己,然后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营造新的商业生态。
作为实体商业,广州友谊早就开始进行新零售的一系列尝试。“向电商学习不是要把实体经营的优势扔掉,而是要把电子商务好的东西运用到实体经营中。”据他介绍,目前友谊门店的收款台都实现了移动支付。“去年移动支付的总额超过5000万,比例不算高,但增速明显,和上一年相比,增加了14倍!”目前,广州友谊微信粉丝量已突破15万,仅去年一年就增加了5万人,增幅高达50%。很多推广营销都转到官微上进行,而转化率也非常不错。
“今年我们在新零售方面还会继续加大投入。”而一切投入的核心就是“满足顾客需求、提升顾客体验”。今年,友谊集团给所有友谊员工的工作要求是:“顾客的需求就是你工作的方向,顾客的痛点就是你改进的方向。”
如何满足家庭及个人消费?江国源表示,从电商身上,他们学到了“高频”消费的重要性,今年会考虑进一步把高频和低频消费结合起来,另外就是继续推进双线融合,应用电商的一些方法、手段进一步做好服务、做好体验,树立经营顾客的理念。“我们认为,目前实体和电商的发展、融合已经进入新阶段。”江国源表示,未来友谊将保持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心态,积极从容应对新零售,实施差异化发展,同时以推进商旅文一体化为导向,加大跨界融合和经营创新力度,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消费生活新体验,不断擦亮广州友谊的金字招牌。
“环市东商圈的优势在于历史人文底蕴,而正是这种底蕴打造了有品质、有品位、有信赖、有故事、有情怀的广州友谊独特的商业特质。”
—— 广州友谊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江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