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城十八周年庆特别呈献–“首届设计行者艺术邀请展”7月18日-7月31日举行,这是一个将新生前卫设计与成熟购物中心相融合的展览,以艺术为名,与时尚共舞。艺术毕业生经过四年时间的学习、实践、沉淀,每年七月,他们将积累的学识、思考倾注在毕业作品之上。作为初露锋芒的第一剑,这些优秀的作品理应走出校门,面向大众。
以此为初衷,借着天河城18周年庆的契机,天河城、城市画报、iMART创意市集及视传工作室联手带来“天河城18周年庆X LIVINGSHOW2014首届设计行者邀请展”——首个专门为艺术毕业生打造的大型展览,扶持新锐设计师的社会公益项目,在2014年暑假正式登场。
天河城一直致力为艺术新生力量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凭借地处广州商业中心的优势,让艺术新力军的创意能传达给更多人。延续去年“天河城亚洲时尚艺术互动展”的活动宗旨,“设计行者LIVINGSHOW”寓意天河城在发现创意生活、展示生活美学的道路上永不停息,通过关注、支持新生创作力量并与新锐设计师共同成长的方式,鼓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鲜创意,给生活增添创意灵感,传承天河城作为城市综合体的品牌理念与活力。
天河城化身为大型时尚艺术展览馆,分别于首层的北大堂、南大堂、中轴长廊、二层手扶梯侧、五层中庭和粤海天河城大厦大堂进行作品展览。北大堂作为“设计广州”的主题展区,展示围绕广府岭南文化进行设计的主题作品,让广州本土民众重拾记忆,同时也令外地游客更加了解岭南文化。例如,作品《榕意》透过榕树文化传递广州人自然、悠闲、平和、友爱的人文精神,《he粥》则将传统广式粥品牌可视化,《形色广州》通过极具视觉效果的瓷砖图案来表达岭南建筑风格。南大堂作为“设计生活”展区,两组展示作品均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方式。设计师们通过批判性的设计手法、结合创意理念、利用创新的材质对我们熟悉的“生活方式”进行再设计,令游客切身感受现实的实质社会问题。
贯通南北两个区域的中庭走廊,则生动地阐述了“设计可以很好玩”的理念。活动特邀知名先锋设计师石川携其代表作品“摇摇木马”、知名设计师胡传建(痞子)携其作品“Monk公仔”现场交流、展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展柜特别围绕活动主题形象“设计行者”身影进行设计,一连串的创意脚步跑动在天河城内,传达着“设计在路上”的要义。除此之外,在五楼北平台、二楼手扶梯侧还分别设有影片放映室、优集品设计互动区和综合作品展区。在开幕式前后,夜间行为艺术装置、周末工作坊等也将持续性进行。
此次活动,更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介入,后续将对优秀作品进行扶持以支持大学生原创设计。广东省共青团省委学生部、广东省学生联合会也为活动提供了宣传支持和指导。
年轻与资深,艺术与时尚,在这里碰撞出令人期待的独特艺术呈现。在这个毕业季,一起来到天河城感受新生代设计的多元想象力及生命力。期待今后的每一年,会有更多的优秀艺术毕业生能透过设计行者系列展览,向社会大众展现才华,也让他们的作品和故事能被更多人了解、欣赏。
参展作品及对应作者:
首层北大堂 :
《械-线》 黄文静
《打包家》 朱江
《he粥》 谭雅雯 吕洋
《细个时》 张紫惠
《榕意》梁凤勤 洪宝宜
《行色广州》 刘宁
首层南大堂 :
《舌尖上的四年》 杨伟东
《屏时代》 彭志豪
首层中间长廊 :
《摇摇木马》石川(特邀设计师)
《Monk》痞子(特邀设计师)
《我 它》罗艺红
《Mimimi》林思敏
《近墨者黑》张赵草 李家慧
二楼手扶梯侧 :《蜕》孔繁鸣 于真 马凯莉 陈楚茵
《Numina系列》林茹敏
五楼放映室:
《十亿捐款》 司徒敏琪
《绝经的男人》谢颖
《瘾无可忍》梁璜
《三十六分之一》陈嘉媚
《Be Yourself》李倩仪、陈嘉欣、何梦如
《二重奏》李燕芳
《大学》林良宇
《寻觅》邹海燕
粤海天河城大厦:《凝》欧洁雯
展期:2014年7月18日-7月31日
展出地点: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08号
展览开幕式:2014年7月18号15:00-16:00
展览工作坊:
展览工作坊:
(1)天河城五楼北平台
7月18/19号(Fri. / Sat。)11:00-20:00 Lomo—我对胶片有话说(优集品)
(2)天河城首层北大堂手扶梯侧
7月19号(Sat。)14:30-16:00 / 16:30-18:00 DIY一部专属你的单反相机(lomography)
7月20号(Sun。)15:00-18:00 “一起去蒲”蒲草编织教学/免费拍照互动(山泉居)
7月26号(Sat。)15:00-18:00 笔记本封面创意创作计划 (ZAKA文具设计)
7月27号(Sun。)14:00-16:00 光绘工作坊(lomography)
16:30-18:30 纸滑板创作工作坊(艺术家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