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第一届验光专业学生,中国第一个下海创业的验光师,中国仅有坚持使用6米验光的眼镜店老板……他叫宋宁,是国内 祖师派验光师、东方眼镜连锁企业董事长、中国眼镜领域的领袖人物。宋宁三十多年来用他自己独有的方式,书写着他与中国眼镜行业不朽的 神话。
肩负使命担起光明使者的责任
宋宁与眼镜的结缘并非偶然。作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验光专业学生,1980年专科毕业的宋宁被分配到当时的广州南方大厦,担任了6 年的验光师。在这几年里,宋宁用心为视力患者提供服务,不断提高自己的验光技术,潜心研究新知识,一心只希望能够帮助更加多有需要的 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验光师算不上是一名医生,所以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让出身医学世家的宋宁内心多少有些遗憾。他多么希望自己能 像祖辈手足那样悬壶济世,但是当时的社会背景让人倍感无奈。虽然没能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但这并不影响宋宁这颗服务患者的大爱之心 。宋宁在为视力患者验光配镜的这些年,来自患者的喜悦与感谢,深深地感动了他,让他找到了属于他的精神支柱和人生价值,从此,他立下 决心,要为更多的视力患者排忧解难。
在当时,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够在南方大厦做验光师,是何等风光的事。在国营单位,有稳定的收入,职业又受人尊重。那到底是什么促使 宋宁舍弃令人羡慕的一切,下海创业呢?在宋宁心中,由始至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责任。因为责任,在大浪淘沙的商海中,宋宁无怨无悔地把 自己贡献到眼镜行业中。 在南方大厦工作了几年的宋宁,他每天看着配眼镜的人络绎不绝,数量每年翻倍地增长。面对数量庞大的视力患者,当时广州总共才有六家眼 镜店,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根本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看着人们为了配一副适合自己的眼镜,徒步走十几公里路来找自己,宋宁心里觉 得十分难过。尽管他在南方大厦的时候很努力,到底还是解决不了人们供需的矛盾,所以最后他下定了决心,自己创业,尽可能地方便患者验 光配镜,满足大众的需求。 说到创业,宋宁可谓是商业界的一个传奇。他的创业,总共才用了8千块!当时他的第一个店铺选在一个名为“东方水果店”的一个角落位置, 而8千块是怎样一个概念?就是他只用付铺租、店面装修的费用。但那么多专业设备又来自何方?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宋宁,他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在 行内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在这关键时刻助了他一臂之力。如此说来,宋宁的创业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自身条件的齐备,客户的信任以及行业的需要,“东方眼镜”会有做不起来的道理吗?就从这第一家店起,宋宁开始了构建东方眼镜王国的蓝图 ,从此担起光明使者的责任.
东方眼镜20周年庆典及EYEMODA品牌上市会
痴迷眼镜追求更高的境界
宋宁对眼镜痴迷的程度,用他员工的话来说就是:“老板简直是疯了!”作为中国祖师派的验光师,宋宁是国内第一个创办眼镜连锁公司的 企业家,这么多年来,他从没荒废过自己的技艺。现在很多企业家在发迹后,事业走上了正轨,随之就把自己的起家本领搁一旁,游走于各种 的交际应酬。但对于宋宁来说,眼镜不仅仅是他的商海神针,这早已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宋宁不但经常亲自到店面去为视力患者验光, 而且还经常看与视力相关的各类书籍,不断研究新的知识,发掘眼镜方面更多的闪光点。 出于对知识的不断追求,丰富提升自身内涵,宋宁参加了清华大学新领导力高级研修班;还获得了比利时联合商业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且 成为了中国眼镜商界第一位拥有国家注册的高级验光技师职称的企业家……按常理来说,宋宁这样一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都如此丰富的人, 足以很好地运营他的东方王国,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满足。一直以来,他都坚持要让每个患者都能得到一副“清晰、舒适”的定制眼镜,所以只 要自己有能力服务视力患者,他就尽自己所能替大家设想,所以这也成了他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最大动力。 宋宁是一个富有前瞻性与创造性的人,在眼镜行业中,他经常充当企业发展方向的导航者。例如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东方眼镜在广州首家推 出美国海昌隐形眼镜,开创专业验配隐形眼镜先河;同年在广州开创第二家分店,创立分店初级管理体系,成为国内第一家连锁眼镜店,并成为 国内连锁经营模式的早期探索者和实践者;九十年代初,在行业内首先引进椭圆形镜架,打破国内传统大镜架的状况,并把分店开至十家,成为 了业内连锁分店最多的公司;坚持使用西方国家的6米验光技术,力求为患者做出一副最清晰、最舒适、最精准的眼镜;创立“eyemoda”品牌, 首推眼镜时尚搭配等等。 提到“eyemoda”的产品时,宋宁完全没有了作为商人的沉稳,换之而来的是童心般的兴奋和自豪。在和记者交流的过程中,宋宁忍不住走进自 己办公室的内间,拿出了几盒“eyemoda”的眼镜框架样板,跟大家一起分享他内心的喜悦。宋宁给大家介绍,“eyemoda”的款式是专为现代 人生活、社交搭配而创立的时尚品牌,所以款式有很多,大体分为“盛装、商务、休闲、户外”四大场合使用,共20多个系列,1980个款系。 宋宁边说边从他的收藏盒中拿出那些做工精美的眼镜框,跟记者交流分享他的成果。牛仔布压纹、树叶压纹、蕾丝压纹、电路板 纹、涂鸦纹、碎花纹等各式的镜框,宋宁如数家珍。成百副镜框,每一个系列的名字他都清楚记得,其中大部分的款式是宋宁他自己设计的。 当记者问及这做工精致,用心细腻的眼镜框架大概的售价时,宋宁很自豪地说,这些镜框都只卖三四百块钱。三四百块的价格相对很多同类商 家的同类商品来说确实很低,几乎是其三分之一。那为什么定价会这么低呢?宋宁告诉记者,因为“eyemoda”是主打时尚搭配的眼镜,所以价 格不会定位太高。要知道每个人都需要很多时尚搭配的饰品,价格要合理,没必要虚高,如此才能方便人们随意替换搭配。 现在看来,对眼镜疯狂的宋宁已经把研究的领域,从最初的技术延伸到时尚及设计上来了,他要完完全全地把眼镜从功能到搭配装饰都玩个透 彻。宋宁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够让东方眼镜的顾客戴上眼镜后,都漂漂亮亮的走出来。
“东方”承诺给患者一个新视界
“东方眼镜”曾经有一名小学生客户,近视度数并不高,但是在配眼镜的时候,一名店员为他配了一副三千多块钱的眼镜。为了孩子的健康 生活,这名小孩的父亲三千块也乐意给,但后来这件事让宋宁知道了,他立马让该员工把钱退回给孩子的父亲,并致电道歉。他认为这孩子的 近视度数不高,配一副价格如此高的眼镜实在没有必要。君子求财,求之有道,宋宁坚持为视力患者提供最适合的,而不是最贵的。 每一个视力患者对“东方眼镜”来说,都是折翼的天使,他的责任就是让这些天使重新快活地飞起来。视力障碍让很多人都苦不堪言,而且眼 镜又不像衣服鞋子那样可以随时随地买来用。眼镜对于每个视力患者来说都是唯一的,都需要量身定制。为了让视力患者得到全方位的照顾, “东方”没有按照国家的5米标准,而是超前坚持“6米30步”验光的技术。“东方”坚持这样做,是为了让患者在验光的时候眼睛更加放松、 舒适,同时提高验光的精准度。这样配出来的眼镜才能让患者更舒服、更清晰地感受这个世界。 现在眼镜越来越成为时尚搭配的点睛饰品,它在满足人们最初的物理需求外,逐渐变成了日常搭配的又一选择。为了满足视力患者的新需求, “东方眼镜”在几年前就有了眼镜搭配的时尚意识,所以推出了许多让人心动不已的款式。如果你觉得眼镜只是为了让你看清事物,那你就out 了!现时许多高级白领都同时拥有好几副眼镜,为的就是更好地搭配他们的日常服装。而事实上,每一种不同款式的眼镜框,都能衬托出人们不 一样的气质。例如迷彩款就适合户外活动时佩戴,这让人看上去更精神更有活力;如蕾丝款就适合高级的宴会和社交活动,这能提升人的魅力和 吸引力;如碎花款就适合女性的夏日休闲出行,这让人看上去更阳光更甜美。为了做好“眼镜让人美起来”,“东方眼镜”在2008年正式成立“ eyemoda”这个品牌,专门出品时尚搭配的眼镜系列;更在2012年,悉心打造了一家近1000平米的时尚眼镜体验馆,以时尚潮流风格专区的概念 ,对眼镜的搭配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教授消费者如何根据风格直观地选择适合的眼镜,开创了业界的先河。 东方眼镜无论在服务还是产品方面都做得实在太好,所以吸引了很多顾客前往。但是太好的产品往往会让人望而却步,因为他们不知道店铺里 眼镜的价格会否让他们尴尬。细心的宋宁连这方面也考虑到,所以“东方眼镜”门店的设置也分了好几类,包括时尚店、品牌店、设计师店、 社区店和学生自选店等,充分满足了不同阶层消费者的需求。
宋总和夫人在东方眼镜20周年庆典上
“东方”承诺给患者一个新视界
地板、灯光、桌椅、挡板,这些用心的设计这让人感觉“东方眼镜”的整个办公环境都很舒服,很踏实,员工上班就像回到家一样,温馨! 这就是“东方眼镜”的文化,诸多细节显示出了整个企业的人文氛围,非常融洽、和谐。 在“东方”里,员工之间就像家人一样,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退。宋宁在他们里面就像一名家长,不断给他们支持鼓励和学习机 会,为他们遮风挡雨。在宋宁眼中,只要是从事眼镜行业,为视力患者服务,无论员工是在“东方眼镜”工作还是自己创业,他同样支持员工 的选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是我培养的员工,只要你没有离开这个行业,我就不会对你失望,不会伤心。” “东方眼镜”曾经有一名员工,因为自身原因要离开公司,但是她并不知道自己会否再回来,当时“东方”就跟她说,“如果你想回来了,告 诉我,我送你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后来这名员工真的找回来了,而公司给她的礼物,让她流着泪说再也不要离开。这份礼物原来是该名员 工的成长档案,里面记录着她从第一次进公司到几年后离开的所有资料,包括每一次的考试考核、晋升申请等等接近十公分厚的一大本宗卷。 她没有想过公司会如此重视自己这么普通的一名员工,更加没有想到公司会为自己做这些事情。这名员工哽咽地说,“从来没有人为她做过这 些事情!” “东方眼镜”尊重员工,重视员工,它不但为他们制作档案,而且还补贴员工进修学习、组织培训、组织旅游、举办宴会等等。如果员工有需 要,“东方”甚至会为他们写工作推荐信,帮助他们找新工作,而这一点是很多公司都不会做的。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这些都不足以让员工死 心塌地的为公司抛头颅洒热血,没错,确实不止这些。他们愿意为这个公司付出,不止是因为公司重视他们,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公司能够给 到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这故事要追溯到11年前的2001年,当时因为广州城市规划道路拓宽,“东方眼镜”被迫拆除了近20家分店,成百名员工 顷刻间失去了工作岗位。虽然分店的拆除给“东方眼镜”带来了无可奈何的重创,但这么多员工的安置问题,才是宋宁的最大难题。面对这些 困难,宋宁从没想过裁员。员工对于他来说就是家人,他唯一要做的是如何安顿好他的家人,把这个家维护好。后来,这批员工都被分配到其 它各个分店去,继续做他们原来的工作,在这过程中没有一个员工因此被裁掉。这个艰难而又让人感动的难关,是“东方眼镜”上上下下共同 度过的难关,此后大家相互间的感情也更加的深厚。 就是因为公司对他们的重视与信任,让大多数的“东方”成员都不愿意离开,工作年限超十五年的有不少,十年以上的比比皆是。
宋总亲自为贵州贫困山区的小朋友验光
社会错误理解:“一点近视不要戴眼镜,否则会越戴越深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戴眼镜会让近视越来越深,其实这是人们对近视概念的模糊和不理解。近视是因为人的眼球变形导致的,配戴合适的 眼镜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用眼的压力,改善近视患者的用眼习惯。如果近视也不配戴眼镜,这样近视患者在用眼时会更加吃力。试问长期在高 度压力下用眼,近视能不加深吗?本刊记者自身就是一名近视患者。虽然这些年来近视也有加深,但是从近视以来一直严格按照专业验光师的要 求用眼、配戴适合自己的眼镜,所以在求学、工作近7年中近视也没有加深,最重要的是这段时间里,眼镜一直都有戴着。 有一次宋宁参与贵州山区“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慈善活动,他带领他的“东方”团队来到贵州大方县,免费为贫困儿童验光、配镜。在活 动中,他惊讶地发现,验光的孩子近视几乎都超过了400度,严重的还去到600度,有的甚至到了无法矫正的弱视阶段,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 人有正确配戴过眼镜。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这山区里唯一的一名医护人员跟村里人说,“一点近视不要戴眼镜,否则会越戴越深。”就因为 这个错误的信息,导致了村里的大人、小孩都以为近视最好不要戴眼镜,最后致使这一批孩子的近视度数高得惊人。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眯着眼 睛看东西,宋宁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内心恨,恨自己应该更早来这里为孩子们服务,恨自己没有很好地把正确用眼方法告诉更多的人。所以宋 宁希望通过《华人》,向全社会呼吁,近视了就要尽快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再不要以为戴眼镜会让 视力加深。
获颁光明使者
社会错误言论:“眼镜商都很暴利!”
近些年配戴眼镜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了解眼镜行情的人却并不多。突然有一天,铺天盖地的新闻言论都直冲着眼镜商去指责,揭露说这是 个暴利的行业。稍微了解市场经济结构的人都知道,暴利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整个行业,即使有暴利行为也只能说是某行业的某一个环节。在宋 宁看来,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言论散播,是行内的某些人在故意扰乱行业秩序。 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眼镜行业的微利润更是让行内竞争推到了风口浪尖。某品牌的连锁眼镜商曾想在行内多分一杯羹,所以制造了一 场“眼镜风暴”,目的是要损耗有力对手的元气,自己以“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从中获取渔人之利。但是质量和服务才是留住顾客的王道, 虽然当时“东方眼镜”也被连带影响到,来访的媒体骤然增加,但是凭着“东方”多年在业界积累下来的口碑,以及顾客的信任,“东方眼镜 ”的营业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虽然事后造言者的公司顺利进入了市场,但是他要打击对手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对于这一事件,宋宁非常的气愤,他爱这个行业,但因为行业 叛徒的这番言论,几乎让国内眼镜行业面临了灭顶之灾。直到现在人们说到眼镜,也有很多人会联想到“暴利”。散播这种言论的人心有多黑 ,不言而喻。 研发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等等,每个行业的销售环节都有很多,如果每个环节都暴利,估计一副眼镜去到消费者手里没一万也有几千 。所以,人们必须正视销售环节和价格方面的问题。“暴利”对于眼镜零售商来说,这是有苦说不出。如“东方眼镜”这种薄利多销的零售商 ,这番言论对他们无疑是雪上加霜。在“东方眼镜”,镜框的售价大多是三百左右,而三百块对于一副眼镜来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利润可言 。眼镜不同于鞋子,合脚了,卖了,就完事了。有过验光配镜的人都知道,从你选择镜框、验光、配镜、调试、维修这一系列过程中,为你服 务的不下10人次。再加上制作、打磨、装镜片、运输等等环节,一副眼镜从出厂到送达消费者手中,里面最起码经过三十个工作人员的手,再 加上眼镜是不常换的耐用品,一戴就好几年,如此算来,三百块的微利润眼镜生意,估计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做。同样是因为利润不高,近些许 多眼镜销售店一家接着一家的倒闭。 宋宁之所以能坚持这么多年从未放弃他的“东方王国”,完全是因为他没有把赚钱作为他的最终目的。他的坚持是为了理想和使命,他要的是 帮助更加多的视力患者,让他们能够舒服、清晰地感受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对于人们不理解的想法,宋宁内心很受伤,但他清楚知道自己在 做什么,在坚持的是什么!“东方眼镜”为了保证商品的质量,他们在选择生产商和货品的时候要求都是非常严格,近乎是蛋里挑刺。曾经有个 国外的生产商想和“东方”合作,但考虑到国人的脸型以及眼镜造型的不匹配,即使对方出的价格非常诱人,但是“东方”最后还是放弃了合 作。因为他们知道外商的加入只是想打开中国的市场,但眼镜的设计是为西方人而做,对于我们东方人来说是不适合的。 以前说到眼镜行业暴利,宋宁是很气愤的,但是现在的宋宁对这方面的言论已经坦然了。他笑言,人家意大利的首富是做眼镜起家的,我们现 在能维持大伙过日子就很不错了,更别谈什么丰厚的盈利。
国家重视程度不够,眼镜零售狭缝中难以生存
说是零售业,但眼镜零售过程几乎都是服务的过程,在过去,眼镜验配是与手表维修一样归到服务业的。因为对于眼镜零售企业来说,大部 分的商品都只是半成品,需要在后续的过程中提供加工服务,包括所有售后的调整与维护。因此,对于这种技术及服务含量很高的特殊零售业 ,理应按照服务业的的标准来征税,然而如今的现实却并非如此,眼镜连锁行业承担着高税额的增值税。 照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视力患者的人数每年几万的不断增加,视力工作从事人员任重而道远。为了读书、成绩、名校、学位,孩子们的童年 过得苦不堪言,视力问题显然已经成为这一代人不可避免的大问题。要知道高税收与商家售货价格是直接相关的,难不成国家还希望商家日行 三善,每天亏本价出售?这是非常不现实。以宋宁等人为代表的眼镜行业领头人都希望,国家能重视眼镜行业的发展,让视力患者们能够在自己 有限的经济基础上得到更好的照顾。 在国外,验光师是一份受人尊重的职业,属于高技术人才,月薪过万美金,待遇优厚,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充当法律审判过程的证人。但是在 我们国内,验光师的月薪就只有几千,更不用说高的社会地位。谈到国家对行业的重视,宋宁也只能黯然不知说什么好。即使是一名眼镜零售 商,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戴上厚重的眼镜,作为政协委员,宋宁不止一次提案要求改革。他希望通过改革能减轻孩子们的压力,还 他们一个应有的童年。但是每次到最后,给到他的只是失望,他只能安份地做好“亡羊补牢”的补牢工作。 宋宁真心希望国家能够把他们的行业重视起来,大家一起努力为视力患者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减轻大家生理和金钱的负担。因为对于一个十 几亿人的国家来说,光是一个行业在努力,那只是杯水车薪。 【华人华语】盲目跟风,会毁了自己一辈子,但是坚持信念,却能成就有意义的人生;道听途说,会让 人看不到事实的真相,但是用心了解,却能让你感受最真实的人生价值;失信失道,会让你失去全世界,但是守信守道,却能让你得到全世界。 宋宁给我们看到的,是他几十年对信念的坚定,对理想的追求,对人价值的体现。他相信这个社会的正义,他相信爱存在于社会,所以他坚持 “东方”能够给人们带来更美的世界,更广阔的天空。而我们更是希望“东方”能够一直用他自己的方式,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