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0-01-27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孙晶
http://money.ycwb.com/2010-01/27/content_2414148.htm
白云新城商圈、珠江新城商圈、天河商圈、火车东站商圈……亚运前夕,广州将有近120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集中投入使用。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广州前五年商业新建面积的总和,伴随而来的则是广州商业首次面临招商难困境
现状 商场要看供应商脸色
一年前,在珠江新城在建的一家
购物中心
时尚
在
荔湾区
位于农林下路的美东百货,原来定位高端,但是因为招商难,定位一再修改,最终变成日韩百货,走年轻人路线。
“现在好的品牌商进场,一般都要求压低租金,或者要求开发商出装修费,甚至要求零保底租金。一年前,他们可不敢这样跟开发商(或者“二房东”)叫板。”一位多年研究广州商业的专业人士向
羊城晚报
症结1 供应量爆发式增长
据业内人士分析,广州商业首现招商难,首要原因就是供应量爆炸式增长。金融危机下,国家为了推动
经济
据了解,随着太古汇、万菱汇、东方宝泰、时尚天河商业广场、1836广州首家女性主题购物中心的相继开业,仅天河商圈的规模在今年亚运会之前就将增加一倍。除此之外,珠江新城的多个大型商业项目也将陆续推出市场,西塔、猎德商业项目、高德置地广场等已经落成或即将落成。
昨日,广州市经贸部门有关负责人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今年内,广州
零售业态
症结2 大卖场缺乏吸引力
广州商业面积激增,开发商们希望资金回报,于是都冲着好的品牌出击。可是,这却进一步加剧了招商难。
“对国际一线品牌来讲,广州从来就不是他们首要选择的落脚城市。”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表示,首先,与广州人的消费理念“重吃不重穿”有关,因为广州气候四季不分,大衣、皮靴等根本卖不出去;其次,广州离香港近,很多高端消费被香港分流,不是说在广州高端品牌没有市场,而是远远不如其它城市。“你看,北京、上海甚至成都都引进了GUCCI,但是广州依然是空白。”黄华军说。
此外,更大的困难来自国际一线品牌的代理制。记者调查发现,路易威登、GUCCI等国际顶尖品牌在中国市场拓展,除了在北京个别
旗舰店
专卖店
广州的商业不仅被高端品牌挑剔,还不得不面临中低端品牌渠道变革带来的冲击。有服装品牌经销商透露,由于广州百货长期形成的联营扣点机制,使得品牌商逐渐失去了进入百货的热情,转而向自建门店发展。
症结3 同质化造成低利润
广州的在建、新建的商家四处出击寻找合适的品牌商,但是国际一线的品牌难以招揽,中端品牌一部分开始转向自建渠道,愿意被“招安”的品牌越来越有限,越来越相似,带来的影响则是
同质化
吉之岛广东公司总经理三浦隆司日前表示,在广州连续开出的新店中,80%以上的商品和商铺组合是相同的,在其他的百货公司,这种现象更加严重。记者在天河区新开的一家小型购物中心了解到,只有一个品牌是最新进入广州的,还是同时进入广州三家商场。
同质化带来的后果,已经在百货行业内显现。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国内十多家百货类上市公司虽然多数实现营收增长,但过半企业的
净利润
“广州一家知名百货商场2009年的利润下降了20%。”昨日,一位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广州本土的两家上市公司广百和广州友谊虽然不断签下新店,但是同样面临利润下降的威胁。
对策 应寻找新的突破口
对此,广州楚睿商业咨询公司董事长黄文杰认为,广州商业如今面临的阵痛也许正是大转型的前奏。但是,商家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在招商困难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并寻找新的突破口。
广东商业流通研究所所长
王先庆
商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