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编辑:hlh
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做大经济总量,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三大平台”建设,全市经济呈现加快发展势头。
一、经济运行呈现加快发展势头
(一)经济增长提速。经省统计局核定,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994.6亿元,增长12.6%,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8.5%高4.1个百分点,排全省第5位,比一季度前进了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76.2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442.9亿元,增长12.4%。
(二)关键指标增速提高。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8.7%,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0%,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4%,比一季度提高26.5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21.1%,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4%,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
(三)主要指标增速排位继续靠前。上半年,从纳入监测的1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的排位来看,排前10位的指标有11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和出口总额排第1位;人民币贷款余额和地税收入排第3位;地区生产总值(GDP)和规上工业增加值排第5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进出口总额排第6位。
(四)县(市、区)经济发展势头好。在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县(市、区)经济的引导下,县(市、区)经济发展加快。上半年,6个县(市、区)的GDP、规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GDP增长12.8%(化州增14.2%,信宜增13.2%,高州增11.6%,电白增10.7%,茂南增10.6%,茂港增10.3%);规上工业增长29.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1.2%(茂港增60.5%,高州增43.9%,化州增28.5%,电白增26.1%,茂南增21.3%,信宜增16.4%)。
二、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1.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上半年,全市农业实现增加值175.4亿元,增长3.5%。春收农作物收成较好,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强。其中,粮食产量13.3万吨,增长6.4%;蔬菜产量135.5万吨,增长5.1%;水果产量138.3万吨,增长5.6%(其中香蕉68.4万吨,增长4.7%,荔枝46.6万吨,增长7.4%);水产品产量44.3万吨,增长3.7%,其中罗非鱼8.8万吨,增长4.7%。特色农产品价格上升,上半年,全市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100.83%,比一季度提高0.07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逐月加快。自去年底茂石化炼油装置扩能投产后,炼油产能逐步释放,拉动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加快发展,1-6月茂石化原油加工量892.9万吨,增长28.2%,对全市工业提速作用明显。上半年,规上工业完成产值909.6亿元,实现增加值225.3亿元,增长18.7%,居全省第5位,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14亿元,增长21.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9.6个百分点。全市33个工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90.9%。
3.第三产业发展向好。在博贺湾经济区、水东湾新城、高新区三大建设平台的助推下,全市投资保持高速增长,金融财税运行质量提高,有力拉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4%,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
(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
1.投资保持高位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3亿元,增长63.0%。其中工业投资116.9亿元,占总投资的52.8%,增长120.2%,两项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省第1位;基础产业投资107.4亿元,增长47.6%。反映投资内生动力的民间投资137.8亿元,增长119.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5.3个百分点。全市在建项目984个,增长129.4%,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5个,比一季度增加12个,完成投资67.4亿元,占全市投资的30.3%。
2.消费市场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亿元,增长11.8%。其中批发业零售额456.1亿元,增长11.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6.9亿元,增长12.5%。
3.金融信贷市场活跃。上半年,全市人民币存款余额1478亿元,增长15.2%。贷款余额593.8亿元,增长21.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比一季度前进了6位。反映我市吸纳资金能力高低的“人民币存贷比”为40.2%,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
4.用电量增速稳中有升。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39.1亿千瓦时,增长5.4%,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24.8亿千瓦时,增长4.0%,比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质量提升
1.财税收入稳中趋快。上半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2亿元,增长22.4%,增速居全省第6位,扭转了一季度下降4.1%的局面。其中来源于税收收入22.1亿元,增长24.4%,税收收入占比为57.9%,比一季度上升7.9个百分点;非税收入16.1亿元,增长19.8%。来源于茂名市财政总收入201.9亿元,增长14.8%,比一季度提高7.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3位。上半年,国税收入119.7亿元,下降7.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6个百分点;地税收入34.4亿元,增长27.7%,居全省第3位。
2.工业经济效益提升。1-5月,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27.6%,居全省第1位,比去年同期提高42.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3.5亿元,增长17.3%;实现利润19.7亿元,增长263.8%;亏损1.14亿元,下降79%,亏损面为8.5%,同比降低5.3个百分点。
3.从业人员工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37.38万人,同比增加0.31万人,增长0.8%;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3119元,同比增加577元,增长22.7%。
4.物价水平保持平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累计上涨1.3%,比全省低0.8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全市物价水平运行在适度平稳区间。
三、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分析
(一)完成全市年度计划目标的预测。从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全市经济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已经得到进一步巩固,预计全年GDP增长13%的目标能实现。关键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也能完成年度目标。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稍难于完成年度目标。由于实际利用外资完成额上半年负增长,完成年度目标压力较大。
来源:茂名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