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编辑:hlh
国庆黄金周,江城商超大显吸金本领,武汉各大商场、超市、家电卖场销售业绩均超过去年同期。
长假七天,武汉广场、武汉国际广场、世贸广场等商场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服装、化妆品、珠宝仍是消费者消费项目的前三名。其中,主力服装购买价位集中在1000至2000元之间,化妆品单品主力购买价位则在300至800元之间。
记者了解到,这个黄金周江城市民不乏一些“大额消费”。在武汉国际广场卡地亚专柜,一位男士订制了一款80万元的腕表,创下价格记录;皮质面料、鹅绒内芯的某品牌羽绒服,标价1.2万元一件,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售出30件。业内人士表示,奢侈消费在武汉越来越普遍,BURBERRY等国际名品国庆期间销售业绩同比增长200%。
除了趁机将衣服鞋帽要奢侈一回,市民选购生活副食品也舍得花钱了。在中百仓储友谊路店,螃蟹每天销售3万元,288元到1180元的螃蟹礼盒一天可卖15000元;高档酒的价格一路看涨,但销量却不减反增,1到5日卖出了24瓶茅台酒,而在平时一周只能卖出4瓶左右。消费者林先生说,平时这种酒很少喝,趁过节走亲访友,买一瓶回去一家人也尝尝鲜。
家电销售方面,也呈现出高端电器异常火爆的局面,LED平板电视、3D平板电视、变频空调、单反相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潮流前沿产品成为消费者首选,“特价机”反而受到冷遇。记者从工贸、苏宁等卖场了解到,智能手机的平均单价同比增长20%,LED平板也占到整体彩电销售的80%左右,苹果全系列产品高烧不退,成为拉动十一销售的先锋。
来源:楚天都市报
新商场新街区 7天武汉市民“嗨”掉近百亿元
这个黄金周,新景点、新商场、新街区再度引爆市民吃喝购的热情。昨日,记者从省、市商务部门获悉,10月1日-7日,全市商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近百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其中,武商、中商、中百、汉商、工贸共实现商品销售近18亿元,同比增长17.5%。
9月23日至10月7日,第三届武汉购物节在全市10大商圈提前“嗨”起来。国庆前夕,武商国广二期、楚河汉街、万松园西园商业街等多处商贸中心开业迎客,掀起消费热潮。国际广场二期引入100家国际奢侈名品,1000个全球知名品牌,武汉人立马能在家门口“奢侈”了。
工贸、苏宁、国美等家电企业各出奇招。工贸数百名家电顾问在现场为顾客推荐成套家电,帮顾客砍价;苏宁数十款新品首发上市;国美则提前吸收各大家电厂商六成以上的特价货源等,“放价”消费者。
黄金周期间,市民胃口大开。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市大中型酒店承办婚庆喜宴达5万桌。全市餐饮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18.5%。
由于节前商品货源组织充裕,全省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据省商务厅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与节前相比,粮食、猪肉、鸡蛋的零售价格分别小幅上涨1.8%、5.0%和4.2%;蔬菜价格下降8.2%;食用油、禽类、食糖、奶制品价格基本平稳。
来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