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火车南站新商圈吸引重量级商家:
●美嘉国际服饰城已落户,未来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服饰城●本土商业巨头海印集团投资15亿打造大型休闲娱乐中心
●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已进驻●投资145亿元的广州国际商贸城也在建设中
专题撰稿
南方日报记者欧志葵
广州新火车站南站日前正式启用,在亚洲最大交通枢纽“高铁效应”的召唤之下,众多商业投资蜂拥而上在新火车站及周边落子布点,抢占先机。上月底,号称广州最大服饰城美嘉国际服饰城信心百倍地在招商会上向人们描绘未来蓝图:随着武广、贵广、南广、广深港等高铁项目以及广珠城际轻轨、多条地铁线相继开通,该服饰城有望成为继老火车站白马、站西等成熟商圈之后的又一新商圈,甚至超越前者。
番禺当地政府部门也向记者透露,“高铁效应”超出预想,从去年以来多个大型商业中心和众多商家争相进驻,目前在规划内的广州国际商贸城、美嘉服饰城、五湖四海水产交易中心、东涌钢铁批发市场均已陆续进入招商阶段,而其它大型商业体也在陆续涌现。
不过,对于当前这一投资热,专家提醒,投资者应保持清醒,“高铁”商圈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与传统商圈很不同,投资者应对这一新商圈做好调研和规划,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定位和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否则,“定位不准确就会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
瞄淮广州火车南站每日20多万人流
多个巨无霸商业中心落子番禺
广州火车南站上月30日正式启动,每日20多万人流量也从此端流出流入。巨大的人流蕴藏巨大的商机,记者日前获悉,正是出于对新火车站将带来巨大人流、物流和配套交通便利的看好,从去年以来至今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前来投资。
近期距离新火车站1000米的美嘉国际服饰城大规模向外招商,该服饰城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首期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可提供商铺近8000间,车位超过10000个,规模比目前广州老火车站成熟商圈———白马、站西等大十倍。美嘉国际服饰城董事李德锋表示,该项目前期投资1.5亿元,后期将持续投入3.5亿元,“未来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服饰城”。据透露,目前该服饰城先期招商已有2000余户商户签约入驻,预计3月底开门迎客。
除上述的美嘉国际服饰城外,在“高铁效应”下,多个宣称亚洲级或全国最大型的巨体商业项目也纷纷落户广州新火车站及周边。广东本土商业巨头海印集团投资15亿元的“海印又一城”落子番禺南村,1月22日,海印股份(14.03,0.04,0.29%)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10亿元用于开发建设“海印又一城”项目。该项目预计于2012年末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有望成为广州市番禺区首个大型购物休闲娱乐中心。目前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已进驻,并在去年底开业。
距广州番禺新火车站仅有10分钟车程的广州国际商贸城也在建设中,该项目由广百集团为控股股东,并联手6家国有、民营企业共同投资,投资总额145亿元。该项目将“建全国最大的国际采购大平台,是一个比深圳华南城大2.5倍、比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大2倍的综合专业批发市场物流园区。”此外,还有距离新火车站10公里、“巨无霸”体量的五湖四海国际水产交易中心也将于今年春节前开业,该项目总投资近5亿元,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将是“泛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先进的国际化大品牌专业市场”。
政府着力打造广州南站新商圈
大批专业投资者闻风而至
多家商业投资者毫不讳言,对广州新火车站商圈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因为这里将成为珠三角甚至南中国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毗临中山、珠海,巨量的人流、物流将带来无限商机。
广州美嘉国际服装城董事长曹平昌表示,新火车站周边地理优越,交通便利,“雄踞广州最发达的交通核心,武广铁路、贵广铁路、南广高铁、广深港高铁和广珠城际铁路、广佛轻轨及地铁二号、三号、九号线在此交流,物流便利。”该人士认为,在该商圈的专业批发市场拥有强势项目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功能,可影响和辐射全国。
有业内人士认为,番禺地铁三号线沿线,主要是以迎宾路和新火车站为核心的地带,从规模上来说未来将形成广州第三或第四大商圈。保守估计,人流量有15万人,若再加上当地居住的人,人流量巨大。对比广州旧火车站的流花商圈,新火车站将比旧火车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优势,无论在物流配套、交通配套等方面,“起点高、标准高”。
部分投资者甚至乐观地认为,随着广州旧城改造和产业升级,很多位于市中心的专业市场、商客将会迁离,而番禺将有望承接。比如,黄沙水产批发市场在改造过程中商户可能转移到五湖四海批发市场;沙河服装批发市场被整治,现在大部分商家已转移到美嘉国际服饰城,广州市荔湾区儿童节服装用品商会会长赵国强也对记者说,在发达国家,市中心主要是发展零售业而不会发展批发市场。
番禺区经贸局局长苏治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对广州火车南站的初步构想是:火车站核心商圈将定位于发展商务区,如酒店业、写字楼及相关商业配套;火车站周边商业则规划有几大批发市场,包括美嘉国际服饰城的服装批发、广州国际展贸城、东涌的钢铁批发市场,以及五湖四海水产批发市场。据其透露,下一步还考虑引入汽配批发市场,目前该方案正在论证过程中。
暨南大学现代流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海权分析,新火车站及周边吸引这么多商业投资者进去,这是市场取向。一方面是政府规划的引导,番禺区将这一片区规划为番禺新城新商圈,目标是打造成“核心商务商业综合区”;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对未来市场的敏感,虽然现时商圈还没做出来,但有前景。该人士进一步分析,无论洛溪板块、华南板块及汉溪长隆一带,多年来只是住宅区,商业配套很差,几乎是空白状态,高铁交通网络的出现推动了这一带商业崛起,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表现之一。
■专家观点
都是短暂停留人群新商圈要准确定位
“你很难想象坐高铁的人会大包小包地从批发市场,买了东西就坐高铁吧?”对于众多投资者蜂拥在新火车站投资商业,有专家提醒,投资者应保持清醒,做好调查和定位,选择合适的业态发展。广东省连锁行业协会会长孙雄认为,现在对新火车站商圈的投资过热,不理智,一哄而上,“前景是有,但也要看到短板”。
据孙雄称,轨道枢纽的商业服务业如何做、如何定位对于广东甚至国内商业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以广州为例,南沙沿线交通、火车东站,这些地方都是交通枢纽,来来往往的人流也很多,但为何多年都做不起来?“广州东站的东方宝泰多次易名易主,去年底因有吉之岛进驻才稍有起色,这是为什么?”
孙雄认为,“高铁”商圈与传统商圈的消费群、消费结构、消费需求很不同,“高铁”带来人流,但这些人流是否会停下来消费?“高铁”的人流多是商务型或消费力较高的中高端人群,他们通常是为了赶时间而坐“高铁”,这些匆匆过客,是否有购物欲望?是否有社交需求?他们需要怎样购物形式、有怎样的需求,都是要调研的。该人士认为,高铁新商圈的消费,是短暂停留人群的消费,比如快餐、商务酒店、一些经营广东特产的商店可能适合他们,而大型百货公司、批发市场是否适合?有待研究。
将旧火车站商圈模式搬到南站不合适
暨南大学现代流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海权也指出,高铁及周边新商圈,仅靠旅客人流不足以支撑,还应将当地居民、外地人吸引过去。“旅客人流不能长久停留,但是当地居民、外地人可能会,尤其是要重点考虑‘有车一族’,吸引他们来消费”。
陈海权认为,将广州旧火车站的商圈模式搬到广州南站来是不合适的,短期来说,批发市场可以消化当地的商业地产,但这种做法急功近利,从长期而言,广东正在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批发市场不是广州发展方向,批发市场一般适合中小企业发展,而广州最终是做现代商业流通,需要分销代理制,大批发商要出现。此外,该人士还认为,“高铁”讲求的是效率,不让人流停下来,而商业是要人长时间停下来消费。所以他认为,在现阶段商业体的发展应控制在一定规模,不适合搞20万-30万平方米的SHOPPINGMALL。
新商圈培育期至少需要三年
“一个商圈的培育期至少需要三年,还要很多配套,比如物流、交通设施等。”业内专家认为,在这三年里,新商圈的影响力还无法取代旧火车站,也不可能动摇旧火车站商圈位置。“可以有期待,但期待不要太高,更不要盲目开发,否则浪费稀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