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宏观经济

2011年1-6月惠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上半年,惠州经济克服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影响,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增长态势。内源经济发展较快,转型升级稳步推进;财税收入高位增长,经济质量稳步提升;金融、外资增幅回升,发展动力稳步增强;民生支出大幅增加,保障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但工业投资持续负增长、出口增幅回落、电力供应趋紧、中小企业面临较多困难、
CPI持续攀升等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基本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
GDP

919亿元,同比增长
1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
6.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
0.4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80.7亿元,增长
43.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
9.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
9个百分点。
    地税收入
69.2亿元,增长
32.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
1.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2.9个百分点。
    国税收入
243亿元,增长
28.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
71.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
7.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49.4亿元,增长
16.4%,增幅比一季度上升
1.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425.2亿元,增长
15.8%,增幅比一季度回落
2.7个百分点。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120亿元,下降
3.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2.3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
169亿元,增长
41.7%,增幅比一季度回落
4.3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24.4亿元,增长
16.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
1.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0.1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初步统计)
169.6亿美元,增长
12.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
20.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5.9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初步统计)
100.4亿美元,增长
16.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
12.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6.1个百分点。
    外贸进口(初步统计)
69.2亿美元,增长
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
32.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
5.9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7.9亿美元,增长
9.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
8.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
8.5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
298.
3万平方米,增长
2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
1.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
11.2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金额
158.2亿元,增长
42.6%,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
9.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
10.5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6月末
2335亿元,比年初增长
11.7%,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
0.5个百分点,比
3月末上升
8.6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6月末
1333.8亿元,比年初增长
8.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
1.7个百分点,比
3月末上升
3.9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829元,增长
1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
2.4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6.4%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CPI
上涨
5.3%,涨幅比一季度上升
0.5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
上涨
4.8%,涨幅比一季度上升
0.8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宏观经济稳中有升。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
919亿元,同比增长
12%,比一季度上升
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7.9亿元,增长
4.8%,增幅比一季度回落
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
558.1亿元,增长
14.2%,增幅与一季度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
303亿元,增长
9.3%,增幅比一季度提高
0.5个百分点。
    支柱工业生产回升。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49.4亿元,增长
16.4%,增幅比一季度上升
1.8个百分点,总体呈现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其中,石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154.2亿元,增长
15.1%,增幅比一季度上升
2.2个百分点;电子产业实现增加值
133.3亿元,增长
14.1%,增幅比一季度上升
2.8个百分点。石化、电子两大工业支柱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
287.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
64%,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
63.4%,拉动工业增长
10.4个百分点。支柱产业的回升成为拉动全市工业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三产业保持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24.4亿元,增长
16.1%,比一季度回落
0.1个百分点,总体保持平稳。交通运输增幅大幅回升,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
27.3亿吨公里,增长
18.5%,比一季度回升
6.3个百分点;水运
58.1亿吨公里,增长
16.2%,比一季度回升
43.1个百分点。同期,房地产、金融等行业的增幅,对比一季度,均有所回升,共同支撑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回升。
    (二)
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
50.1亿元,增长
29.1%,增幅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12.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11.2%,比一季度上升
1个百分点。
1-5月,全市私营企业出口
7.8亿美元,增长
30%,增幅比全市出口的增幅高
13.9个百分点。显示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民营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国有、“三资”、民营企业的比例由一季度的
30:59.7:10.3,调整为
27.1:61.7:11.2,民营经济比例稳步提高。
    工业品内销比重继续提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外销产品产值
749.1亿元,增长
4%;内销产品产值
1375.4亿元,增长
36.4%,内销增幅高于外销
32.4个百分点,内外销比例为
64.7
35.3,内销比例比一季度上升
1.2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步伐加快
1-5月,全市共有
33家来料加工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全市加工贸易企业内销
281.9亿元,增长
7.5%,增幅高于来料加工企业外销
7.7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135.1亿元,增长
14.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30.1%,比一季度上升
3.4个百分点。
    (三)
经济质量明显提升。
    财税收入保持高位增长。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国税、地税收入分别为
80.7
243
69.2亿元,增幅分别为
43.5%
28.4%
32.6%,保持高位增长。其中,财政、国税收入受中海炼油使用国产原油比例提高影响,增幅分别比一季度提高
8.6
7.8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向好。
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196.9%,同比提升
23.9个百分点;企业购进与出厂价格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增长
4.34%,出厂价格指数增长
4.3%;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63.7亿元,增长
35.3%;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
23.2%;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140896
/人,增长
19.5%;工业企业亏损面为
36.9%,比
1-2月下降
0.7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829元,增长
12%
6月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134.1亿元,比年初增长
10%,增幅比
3月末上升
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47.8亿元,增长
11.7%;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886.4亿元,增长
9.5%。农村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
     (四)经济发展动力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
增幅回升。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425.2亿元,增长
15.8%,增幅比上月回升
2.3个百分点,在持续回落后,增幅回升向好。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
169亿元,增长
41.7%;其中
3-6月各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幅分别为
46%
39.8%
39.9%
41.7%,保持高位运行。
    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健发展。
3-6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各月累计增幅分别为
11.8%
16.9%
22.4%
23%,呈持续上升态势。
2-6月各月当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为
51.
5万平方米、
65.
6万平方米、
49.
4万平方米、
63.
1万平方米、
68.
7万平方米,
6月当月销售面积创今年以来单月新高,比上年同期当月增加
13.
7万平方米;上半年商品房月平均销售面积
49.
7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月平均销售面积增加
9.
3万平方米。
    金融存贷款增幅上升。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2335亿元,比年初增长
11.7%,增幅比
3月末上升
8.6个百分点,呈两位数增长态势。同期,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1333.8亿元,比年初增长
8.8%,增幅比
3月末上升
3.9个百分点。
3-6月各月末,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分别比年初增长
6.1%
8.2%
9.9%
11.6%,呈逐步上升态势。
3-6月,各月的新增贷款为
10.8亿元、
17.5亿元、
11.1亿元和
19.2亿元,
6月份的新增贷款量有所增加。显示,全市金融存贷市场压力稍微有所缓解。
    利用外资加快回升。上半年,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173个,合同外资金额
7.9亿美元,分别增长
29.1%
42.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7.9亿美元,增长
9.8%,增幅比一季度上升
8.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23.2%,增幅比一季度上升
1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下降
7.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3.3个百分点。
    (五)民生投入大幅增加,保障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保障民生的财政支出大幅增长。上半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增长
46.2%
55.3%
49.7%
36.9%,分别高于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速
20.1
29.2
23.6
10.8个百分点。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安全的支出分别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
16.9%
10.5%
9.4%,这三项民生支出合计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成为财政支出较大的科目。
    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汽车客运南站、惠州大道东段改造及西扩工程、莞惠城际轨道交通等一大批交通项目稳步推进;惠州中型水库加固工程、龙门防洪工程、惠州大堤加固工程等一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加快;惠州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扩建工程、第三人民医院扩建项目、第四人民医院扩建以及中医院新院项目等医疗卫生项目的建设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全市各项民生保障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投资仍为负增长。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下降
3.1%,仍未扭转一季度负增长(
-5.4%)的局面。工业投资持续负增长,对工业的后续发展动力将有较大影响。
    (二)外贸出口增幅持续回落。上半年,全市外贸出口各月累计增幅分别为
79.9%
33.9%
22.5%
19.5%
16.1%
16.4%,呈持续回落态势。
1-5月的数据显示,占出口总额比重达
80%
三资
企业出口大幅回落,累计增幅分别为
95%
37.2%
21.4%
16.4%
12.3%,是外贸出口增幅持续回落的主要因素。
    (三)电力供应趋紧。今年以来,我国西南旱灾等原因导致西电供应广东的增长滞后于用电需求的增幅,也影响到惠州的用电需求。
2-6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各月累计增幅分别为
10.1%
12.2%
11.6%
10.4%
12.1%,呈趋缓态势。目前我市用电高峰已提前到来,并于近期实行“开
5
2”的错峰措施。企业用电不足,直接影响生产经营和交货安排。
    (四)中小企业面临较多困难。一是融资难度加大。
6月末,全市大型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
177.1亿元,比年初增加
43.2亿元,增长
32.3%,增速较快;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
497.6亿元,比年初增加
12.4亿元,增幅
2.6%,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减弱;二是用工成本上升使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2010
5
1日起,惠州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由原来的
670
/月调整为
810
/月,增幅
20.9%;三是招工难和工人流动性大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五)
CPI
持续攀升。
6月,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上涨
6.5%,为
36个月来的新高;
1-6
CPI累计上涨
5.3%。其中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
12.5%,拉动
CPI上涨
3.9个百分点,是拉动
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来源:惠州统计信息网
 
(编辑:hlh)